咏柳,你还只知道贺知章吗看经典咏柳诗

白癜风 治疗办法 http://m.39.net/pf/a_10464671.html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咏柳》估计妇孺皆知,老少能诵,可以说是流传最广的咏柳诗了。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曾写到:漏泄春光有柳条。柳树因其色绿而至金黄、垂丝而又柔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常“折柳”相赠,以表达送别之谊。有诗云: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因此,柳也成为了历代诗人的必咏之作。有的诗人咏柳,不会只写一首,而是数首,其中有很多的佳句。尽管人们一直认为贺知章的《咏柳》最为出色,但以下这20首一点儿也不逊色。

1.《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曾评价说:柳花这香,非太白不能道也。柳花就是柳絮,实际上并没有香味,但李白一写就不一样了。此诗写于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后,到达金陵呆了一段时间,再赴扬州时朋友来送别。当时的李白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跟朋友们玩儿得不亦乐乎,临别时也是浓浓的情意。“风吹柳花满店香”,一句道尽高朋满座、其乐融融的景象。“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一联,应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前身。全诗很有感染力。后人也有引用“柳香”的,如温庭筠在《题柳》中写到: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2.《杨柳枝词》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白居易这一首诗,造就了永丰柳。永丰坊,在东都洛阳,其西南角有一棵垂柳,十分茂盛,比之其他地方的柳树不同,更柔更细更亮。洛阳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地方。退休以后,白居易就居住于洛阳,一次见到了这颗柳树,就写下了这首诗。后来有人开始传唱,很快流行起来,皇帝专门下诏移植了两枝于长安禁苑,于是这株柳树身价倍增,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事业,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趣事。白居易听说了以后,又慨然写了《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表达喜悦心情,算是晚年的一大喜事: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后人对这首诗十分推崇,有不少应和之作。如唐朝诗人卢贞的《杨柳枝词》,又叫《和白尚书赋永丰柳》:

一树依依在永丰,两枝飞去杳无踪。

玉皇曾采 曲,应逐歌声入九重。

3.《柳》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李商隐是唐朝非常有特点的一位诗人,十分坎坷。在牛李*争之中,由于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反叛师门,遭到抛弃,没有把一开始的好运延续到底,仕途毫无建树。李商隐终年只有45岁。在35岁左右,李商隐回到长安,但没有实现理想抱负,因此,经常去郊外的乐游原散心,写下了 的《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里表达了当时李商隐苦闷无助又无望的心理。这首《柳》也是如此。春柳舞东风,秋柳映夕阳。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年少时春风得意,中年后失意沉沦的境况。前途无望,未来只有向夕阳处去了。

4.《柳枝词》唐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是盛产咏柳作品的一位文豪,有《杨柳枝词九首》等很多作品。二十年前,板桥折柳,旧地重游,人在何方?表达了对以前恋人的思念之情,流畅自然,十分幽雅。这首《柳枝词》,严格来说,是刘禹锡改自白居易的作品《板桥路》: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由于后半生不如意,刘禹锡是一个十分怀旧的人,类似“前度刘郎今又来”、“人生几回伤往事”,等等。这首诗,个人觉得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刘禹锡希望能够东山再起,只是没有任何消息,借此抒发自己的心情,不单纯的是一首伤离别的诗。

5.《春闺思》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虽然是五言诗,比较短小,但是十分清新,平常之中见真情。作者张仲素出生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唐朝藩镇割据、外敌侵扰十分频繁,因此战争很多。无数人被征去打仗,而家中只有老婆孩子。张仲素自小目睹了战争给底层社会,特别是给家庭分离带来的痛苦,因此写了很多的闺情诗,表达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一位女子来到城边,面对垂柳青桑,本来想踏青采叶,但又想起了在渔阳打仗的丈夫,就把采叶的事情全给忘了。很形象、很朴素,很有意境。张仲素不仅写了《春闺思》,还有《秋闺思》,也是表达了类似的感情。这首诗与王昌龄的《闺怨》有异曲同工之妙: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以下这15首,也都是非常好的咏柳诗,就不再一一评述,相信大家都有很强的鉴赏能力,如果喜欢,点赞、收藏就好啦!

6.《台城》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7.《柳绝句》唐杜牧

嫩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8.《旅望阐幽》唐孟迟

青山历历水悠悠,望远伤离独倚楼。

日暮风吹官渡柳,白鸦飞出古城头。

9.《柳枝词》唐何西尧

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

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

10.《柳枝词》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1.《柳枝词》宋徐铉

水阁春来乍减寒,晓妆初罢倚栏干。

长条乱拂春波动,不许佳人照影看。

12.《柳枝词》唐薛能

和花香雪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

惟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13.《春柳》清明经照

千里因依惟夜月,一生消受是东风。

迎来桃叶如相识,猜得杨枝是小名。

14.《柳绝句》后蜀牛峤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烟条万缕金。

不分钱唐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15《柳枝词》清无名氏

春风游子唱离歌,杨柳其如送别何。

毕竟不知攀折苦,长条更比去年多

16.《柳枝词》唐姚合

黄金丝挂粉墙头,动似颠狂静似愁。

游客见时心自醉,无因得见玉搔头。

17.《踏青词》清毕智珠

绿窗今日下帘钩,女伴相邀结胜游。

一样春光分冷暖,桃花含笑柳含愁

18.《柳枝词其一》唐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19.《柳枝词其二》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栏畔半垂钩。

明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20《柳枝辞》南唐成彦雄

轻笼小径近谁家,玉马追风翠影斜。

爱把长条恼公子,惹他头上海棠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zp/361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