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名作咏柳赏析

贺知章这首咏物诗,是写早春二月的杨柳。作者奉召回到家乡杭州,心情格外舒畅,当看到柳树正冒出枝芽,成千上万条纤细的枝条迎风飘荡,诗人诗兴正浓,一幅春天的图画,仿佛就艳照他的脸上,忍不住提笔作了这首咏柳诗。

贺知章诗文俱佳,而且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尤其擅长草书和隶书,每纸不过数十字,却成为珍藏之墨宝。《咏柳》《回乡偶书》两首,成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千古传诵,今《全唐诗》收录19首。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写柳树该从哪里着笔呢?最形象的莫过于修长的柳条了,一年一度,它长出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的吹拂下,给人一种醉意朦胧的感觉。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成为美人的化身,作者用拟人的手笔,把一个活脱脱的美女形象烘托出来,“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变成了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纤细的腰在随风摇动,形象地描写了早春柳树在风中的美丽姿态。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 ,那无形的,不可触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出来。

这“剪刀”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装,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天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一系列的艺术构思过程,首先是把“碧玉”当成柳树,而柳树的种类很多,细心的诗人特意在诗中用了一个“垂”字暗示垂柳,妆成:装饰打扮的意思,丝绦:是指丝带。这一连串的形象描写,一环扣一环,如同逼真,把诗的意境融入到物的描绘上,进而又把物进行拟人化处理,使之生动而传神。

这首诗寥寥数语,却能成千古传涌的名篇,读来朗朗上口,平易中却有耐人寻味的感觉。

阅读经典古诗词,传承中华大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zp/358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