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奶酪蔗浆古代的消暑冷饮竟然也这么丰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010241.html

接近七月,高温来袭,不少人感叹“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在流泪”,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已经成为常态,“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成了大多数人的度夏标配。

而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古人没有空调解暑,也无wifi作伴,陪伴他们度过酷暑的是“神器”——冷饮。

春秋时期,冷饮便已出现在贵族宴席上,冰镇米酒作为佳品成为各国王公的最爱。

这种滤去酒槽的米酒醇正香甜,冰镇后清凉美味,尤为爽口,从《楚辞·招*》中“挫横冻饮,酹清凉此”便可看出世人的喜爱。

从皇室到寻常百姓家,冷饮真正开始普及是在唐朝。经济繁荣的唐朝开始出现饮食店铺售卖冷饮,而在茶馆中,也有一种名为凉茶的饮品颇受百姓喜爱。

夏天的凉茶采用药饼,将橘子皮、消暑药材一并加工,经过冲泡、煎煮、压榨、蒸馏等方法制作而成。

凉茶冰镇后饮用,不仅清凉解渴,沁人心脾,而且清热解*,消除内热,对于夏日中人体的机体调节具有良好的作用。

古人善于饮酒作诗,而品起冷饮来也同样诗兴大发。南宋杨万里有诗道“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亦有“冰酪”诗这样描写着“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大诗人苏轼也有诗云“垂柳阴阴日初永,蔗浆酪粉金盘冷”来描写冰冻奶酪蔗浆,女词人李清照为治“暑湿脾虚“的毛病也自创冷饮”白豆蔻熟水“。

在不少画作中,也有冷饮身影。在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中便出现了一些专门售卖冷饮的摊位,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的画作《茗阅*市》中也描绘了出售冷饮的场面。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也出现了冷饮的身影。“宝玉见了他,就有些恋恋不舍的,悄悄的探头瞧瞧王夫人合着眼,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金钏儿并不睁眼,只管噙了。”

这里的“香雪润津丹“便是曹雪芹应对天热、心火旺的方子,内化湿热,外除暑热。除此之外,还有木樨露、酸梅汤、凉茶、玫瑰露及玫瑰卤子汤等一众冷饮。

不似当今可乐、汽水、奶茶、苏打水般添加剂颇多,古人的冷饮品种丰富营养健康。

有至今仍颇受世人喜爱的砂糖绿豆,有如今改名为酸梅汤的卤梅水,有润肺回甘的漉梨浆,有香浓滋补的木瓜汁,还有红茶水、椰子酒、紫苏饮、梅花酒、荔枝膏水、白醩凉水……

在宋代,冷饮的“网红top”非冰雪冷元子莫属。根据《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冰雪、凉水、荔枝膏,皆用清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由此可见,冰雪冷元子等冷饮在当时北宋都城汴梁的受欢迎程度之高。

从古至今,冷饮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度过夏日,冷饮文化也随着岁月敲打愈发深厚。

牛奶、果汁、汽水等配料混着冰块潜入炎炎夏日,伴着吸管的搅动“咯嚓“作响,让内心的燥热和激情随着冷饮慢慢消散,褪去火热,换来清净。

SELECTED

图源|小版管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hy/570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