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杨柳”,到底是什么树?是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读古诗词的时候,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这个字我确实都认识,可是它一旦连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就搞不懂了。
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看不懂古诗或者古文,其实是因为诗人们在描述很多东西的时候,往往背后是有典故的,它是有一种很固定的感情色彩在里面的。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咱们看前半句,有杨柳色,杨柳愁苦,是不是一下子感情就来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什么?咱们来说一说这古诗词当中很经典的杨柳。
杨柳,它就是杨树跟柳树的合称吗?您是不是这么想的?卖个关子,前面讲的这一首诗,它是出自于王昌龄的叫闺怨。讲的是什么?一位生活很优越的少妇,在怎么讲明艳的春光里,梳妆打扮一下,来到楼上远望,看到路边的杨柳色了,突然间就很后悔了。
后悔什么?少妇后悔不应该让自己的老公去建*、建功立业,在家陪着自己不好吗?那古诗词当中的杨柳,常常用来被代指春天,或者代指故乡,代指柔弱忧愁,当然也代表了离别。
古人总是会折杨柳送给离别的友人。所以你看,不用多说,感情都在这杨柳里了。但这个杨柳呢?它并不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好像杨柳,就杨树跟柳树的合称,它是只有柳,没有杨,而且还是特指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垂柳。垂柳都见过吧。
杨跟柳,在古人的眼里,它其实就是一码事,都是柳。我给你讲个故事,在全唐诗话当中,有一个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故事。唐玄宗不是专宠杨贵妃吗?
杨家的亲戚杨国忠也因此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杨国忠这个人口碑不怎么样,也喜欢捕风捉影,觉得别人讽刺他。
比如说李泌就写了一首诗,有一句话叫青青东门柳,岁晏复憔悴。杨国忠拿着这首诗就跑到皇上跟前告状去了。
唐元宗就没当回事儿,跟他说你看,如果人家写诗写柳都是在讽刺你,那诗里面写李子的话,那岂不是就在说我。从唐玄宗的这一反应,我们能够看出杨国忠的姓氏。
杨跟东门清柳的柳,它其实就是一码事儿,而且在当时一定还是公认的。很多朋友们应该都听过一个跟杨柳有关的历史故事,说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的时候,有人提议在河的两岸种一些柳树,又美观又实用。隋炀帝也很赞成,就亲自去。
不光亲自去种树,还给柳树赐了名,就赐了一个国姓,叫杨柳树。这个故事它也不一定是真的,它是唐代的传奇开河记里面写的,有可能是编出来,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历史。
早在先秦的诗经里面,其实就有杨柳,它就是代指柳树,而且是代指垂柳。因为只有垂柳才会有那种,袅袅复依依的那种,好像很柔弱的姿态。而在尔雅里面也说杨蒲柳也,以此类推。
诗经里面就诗经故事里面的,比如杨花,其实讲的可能就是柳絮。所以今天杨柳咱们就聊到这,不知道您猜对了吗?
以后再看到杨柳,相信您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你还有什么想听的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