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封闭针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81426.html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于唐天宝三年,奉诏回乡,坐船途径南京、杭州等地,正值早春二月,柳芽初发,春意盎然。贺知章离开官场,回到家乡,心情大好,忽见一株高大的杨柳在河岸边傲然挺立,一时兴起,提笔写下《咏柳》,成为千古绝句。
碧玉两字与柳树新芽的颜色遥相呼应,同时也让人联想到“小家碧玉”中描绘的亭亭玉立的年轻女子,把诗拟人化的写法,让诗文更加生动,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端庄、华贵,由此更突出了柳树的风韵。
由“绿丝绦”引出的“谁裁出”,由一句反问来赞美柳叶的巧夺天工,同时也把不可捉摸的“春风”写得活灵活现,寓意春风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在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也使《咏柳》这首诗成为了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哪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总的来说,这首诗独具匠心,由总到分,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柳条, 到柳叶,井然有序,写出了大地回春,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