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冬思带着你体验风雅,即便俗人

《行香子·冬思》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苏轼

文人大多性情儒雅,生活浪漫,不管是为人处事、交朋结友,还是歌舞游赏、行吟唱和,都能随心由性,热情坦荡,都能一片天真,一派风流。苏子常常回想与朋友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情动于衷,发诸于言,写了一些怀念杭州诗友,追忆游赏快乐的辞章。

《行香子》是其中之一,落笔风花雪月,寄情湖光山色,铺展一幅又一幅美丽迷人的自然画卷,引人联想,诱人神往。我读词作,思念朋友之情隐退,风雅浪漫之意勃发,佩服苏子,带着你游览名胜,带着你体验风雅,即便俗人一个,也会读之咏之,兴趣勃发,情意盎然。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离开杭州已是多时,又到一年春好处,苏子想起了还在杭州做官的朋友陈裹。

记得那年春天,苏子与朋友一道,携手江村,寻花问柳,追逐春天的踪影,捕捉春天的风采。早春天寒料峭,冷风飕飕,梅花正好含苞绽放,如雪如霜,随风飘飞。或是零落成泥,素颜朝天;或是飘落入水,芳影查然;或是沾落衣襟,轻盈悦目。无比美好,绝妙诗意。一株早梅一树雪花,一朵花瓣一片诗情。我能想象一幅画面:两位诗人携手相随,徜徉梅林,梅花似雪,飘飘洒洒,落满肩头、衣襟,还有宽大的乌纱帽。苏子与朋友一道,风骚同心,风雅同性,也许吟诗作对,唱和相随;也许说古道今,引经据典;也许谈笑风生,“梅”完“梅”了。总之,诗人在一起,有梅花相伴,自是高情雅兴,蓬蓬勃勃,一派本色。

但是今天,又见春天,不见故人;又在游赏,不见杭州。每每吟诵当初寻春访梅、你唱我和的诗篇,心头总是泛起一片失落、一片冷清。不是变天风寒,不是春早花迟,关键是那个情趣相投、气味相通的朋友不在自己身边,少了一分对春天的赞美和歌颂,少了一分对友情的体验和分享。想想当初,两个人放浪山水,回归自然,迎接春花的绽放,哀怜秋叶的凋零,感受夏阴的清凉,惊奇雪花的飞舞,何等欢喜,何等疏放!

回到当初,回到杭州,回到朋友身边,像过去一样,一同游览那些熟悉的风景。登上望湖楼,江天空阔,秋高气爽,湖水荡漾,碧波粼粼。蓝天白云倒映湖中,花柳草木点缀湖岸,游人画筋点点飘过,眼前一片美丽景色,心中涌起欢乐浪花。登上孤山寺,鸟瞰江天一色,山容水态,体验林木葱茏,翠色森森。有时踏雪访梅,行吟山川;有时拜谒高僧,逍遥浮生;有时目送白鹤,神飞天外。徜徉涌金门,看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看红尘滚滚,世态扰扰;看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熟悉的地方,熟悉的风光,倍感亲切,倍感愉悦。

想起了那些与风景同在、风化不去的诗篇,想起了那些风趣雅致、才情活现的故事,令人激动,令人自豪。题诗千首不为多,才思敏捷思无穷。爱山水的人都是诗人,都有诗意,也都倍加珍爱才智心血演化而成的诗句。很多文人雅士登山临水,流连花木,总不离红颜知己,图的是一份风情,一份风雅,苏子就曾有侍妾数位,如影随形,也多有诗酒唱和、风流醉人的日子。这首词作所写或许也是诗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吧。

诗歌记载过去的风流快意,如今,别离多日,风流云散,化作轻烟一缕,从眼前飘过,不见踪影,留给诗人无限感唱,无限留恋。诗人却是真真切切记得朋友,记得朋友的诗文,记得那些山水,还有那些令人无限欢喜的生活。可是,诗人又想,远在杭州的朋友是否也记得我,是否也像我一样一往情深地回忆过去的浪漫。只不过,在词人看来,思念的方式也非常特别,非常浪漫。看看那些风光景物吧,你就知道,朋友其实在召唤诗人,召唤过去的美好日子。

湖中明月,皎皎一色,宛似朋友赤诚坦荡的心,一片透明,一片纯洁。江边的垂柳,如丝如缕,随风飘拂,流露无限深情,像在呼唤远方的词人,又像表达缠绵的离愁。山峦陇头白云朵朵,漂浮不定,像无家可归的游子,又像依依难舍的离人。风月满天,江山满目,云水山头,全是风景,全在召唤。召唤词人的回归,召唤过去的美好岁月。这方山水,妩媚生辉,柔婉多情,属于曾经的词人,属于现在的朋友。

在词人看来,一切都在追怀,一切都在召唤,追怀与苏子相伴的快乐时光,召唤远离杭州的诗心词客。为了呼应湖月相邀,为了呼应杨柳致意,为了呼应白云深情,苏子站在遥远的他乡,面向西子湖畔所在的方向,久久站立,极目长天,任清风飞扬衣袂,任情思翻涌心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gx/615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