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意图
一、材解读
(一)人文主题及教学策略
《场景歌》共呈现了4个场景,分别是海滩风景图、田园风景图、公园风景图、少先队员活动图。通过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习韵文,结合图文认识事物,在每一场景中感受美丽景色,感受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二)语文教学内容及策略
1.识字、写字板块
(1)识字
字音方面:
重点是平翘舌音的区分,例如:“艘、翠”用对比读的方法来区分。
字形方面:
本课中的生字以形声字居多,重点是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例如“艘、舰、帆、稻、园”等,需要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利用已有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加一加、换偏旁、组词等方法,自主识记。
字义方面:
重点是有10个生字出现在了表示景物的词语中,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识记。每呈现一个场景图,就引导学生找出景物,给出相应的词语, 把词语和景物一一对应,了解词语意思。
(2)写字
本课10个生字,引导学生按照结构进行分类。左右结构的是:桥、队、旗、铜、领、孔、群,上下结构的是:号,全包围结构的是:围,独体字是:巾。左右结构的字重点写好左右两部分的宽窄,和笔画的穿插避让,例如“桥”右边的第二撇,要穿插到左边的点下面。写“号”和“巾”时,注意主笔要写在中线上,并写得够长。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
2.阅读理解板块
(1)表达特点分析
①文本特点分析
《场景歌》是一首识字歌谣。每个小节都是由四个数量词短语组成,共十六个短语,呈现了四幅场景图。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①语言特点分析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结构相同,节奏感强,朗朗上口,适合打节奏诵读。
②课后习题分析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要求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可以通过补充数量词、借助图片朗读,再看着场景图背诵,在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
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要求是:让学生先运用本课中出现的数量词填空,再借助自己的积累,运用不同数量词表达同一个事物,例如:一丛翠竹、一竿翠竹、一根翠竹等。目的是让学生积累和运用数量词。
3.积累、表达板块
(1)积累部分
本课要求学生积累数量词,大部分学生比较熟悉,但是“一方池塘”“一行垂柳”“一孔石桥”“一队‘红领巾’”学生接触较少,需要在教学生进行引导,建议通过给学生提供照片、画面、同义词替换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积累。
(2)表达部分
本课在数量词的积累的基础上,还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数量词进行表达。建议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几幅场景画面,如:高山上、天空上、教室里、操场上等,丰富学生的表达词汇。
4.综合学习板块
在运用数量词进行表达之后,并将学生所说的数量词进行整理,仿照课文,进行数量词韵文的续编。
二、单元整体架构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评价
五、资源链接
1.小知识。
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
2.小老师的介绍
通过对识字小老师和写字小老师的培养,让学生学习有方法,表达有思路,培养进度不要太快,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循序渐进,先培养几个,再由点带面,使全班学生都知道怎样识字和写字。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初读韵文,自主识字
1.自主试读,初步正音。
请同学们打开书16页,朗读这首韵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
2.分小节朗读,纠正字音。
活动一:指名朗读,星级评价。
下面请4位同学分小节朗读韵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是否做到了声音洪亮、字音正确、句子通顺。
(朗读星级标准,即声音洪亮、字音正确、句子通顺,每一个要求代表一颗星,学生朗读之后可以使用这个标准进行生生评价。)
活动二:自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