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人物拍摄的场面,景物拍摄场面弘大,诱惑或干扰我们的景物素材更多,再加上气候与光比等影响,这就使得景物拍摄更难。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来拍,如何从众多素材中挑选 代表性的素材,表现景物独具的美。究竟拍景物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有的!但这确实需要平时多观察,多琢磨,多学习下 的摄影作品,他们拍得好,到底好在哪里?多找规律。看多了,我们就慢慢地悟出了拍景物的一些构图规律。
一、寻找景物的线条之美
任何物体都具有线条的。很多线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几何线条,都构成了视觉上的美感,很好的表现了纵深感和框架美感。只要我们用光掌握得当,往往能表现景物的几何美感。
本图为网络照片这是一张站在楼道往下俯拍的照片,以扶手作为视觉引导。扶手有规律地盘旋,给人一种视线上的引导。于此相对应,经常出现在我们眼里,可以用来拍摄的,还有建筑物的框架、马路中间的引导线、雪地上延伸的脚印或车辙痕迹,都是很好的素材。
这是在江西玉山县城休闲公园用手机拍摄的照片。整个公园就是沿一条河流建设的绿化带,真无其它可圈可点的地方。当时我一时兴起,以护栏为线条,低角度拍摄,很好表现了画面的纵深。我们在看这张照片的时候,视线被由近及远的护栏一直引导到远方。如果画面中出现一个衣着鲜艳的人物就更好了,会使整个画面生动更富有层次。
这拍的是本地湿地公园拍的绿化带与休闲小道。由于小道和绿化带的材质和颜色不同,构成了泾渭分明的几何图案。
二、寻找景物的框架之美
在景物拍摄中,为了能集中表现主题,我们可以巧妙寻找建筑物或其它景物形成框架,将要表现的主题放置在框架内,突出表现景物。
有时候蓝天白云极富有层次和形态。如果我们仅仅对着天空进行拍摄,没有其它物体做陪衬,因为没有对比,人们往往看不出我们要表达什么,也很乏味。上图是一张用手机透过古县衙的天井拍摄的照片。以天井内檐为框架,不断寻找一个表现蓝天白云的一个视角。由于是对着天空进行测光,内檐近乎形成剪影,和框架内的蓝天白云形成了强烈对比,把人们的视觉点牢牢地集中到框架内的蓝天白云。
这还是一张在古县衙天井内拍的照片。用明显曝光不够的手法形成剪影,拍摄树木的苍凉与形态。
三、寻找景致的意境之美
很多景物都充满意境的,那么我们在拍摄时,要努力去寻找表达意境的角度。记得拍摄这张照片时,远处的凉亭周围,有不少杂乱的树丛,我围着这个凉亭的中心湖走了将近米,感觉这个拍色角度背景比较好,没有楼房、电线杆和广告牌破坏画面。于是我走下中心湖护堤,将焦点对准进入镜头的几丝垂柳,拍出了这张照片。
这是用手机拍摄江西都昌老爷庙(鄱阳湖水域)的一张照片。湖面与日落余晖交相辉映,远景中的落日和近景中的湖面护栏构成了一幅画面。
四、寻找景致的色彩之美
在我们拍摄中,如果能寻找到画面中颜色的对比,往往能使画面色彩丰富,充满情趣。像这张照片,是篁岭拍摄的,由于接近秋末,篁岭晒秋的不多,但我还是拍到了几乎晒秋人家。这里篾栏中的颜色对比,徽派建筑的黑白对比,使得照片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看点。当然,与大咖们比起来,这照片肯定要逊色很多。
为了让我们加深对画面颜色的对比的理解,我从网上找了一张最容易形成颜色对比的雪景照片。
我们看看这张,我们明显可以看出,穿红色衣服的人要比穿深色衣服的人更容易在画面中形成画面的中心点,更能吸引眼球。
五、寻找景物的纵深表现
我们拍景物的时候,在整个画面中,如果有可能的话,要尽量表现景物的纵深或起伏。也就是说我们整个画面要有近景、中景和远景,或者是高低的起伏,使得画面有立体感。
像这张用手机拍摄的照片,远景的桥梁和中景里的房子与近景中的人物构成了有纵深的照片。
总之,要拍摄漂亮的景物,我们一要画面干净,要有对比(包括颜色对比、远近对比、高低对比、大小对比等),切记画面要适当留空白。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我们的拍摄经验了,这就涉及到曝光、快门和感光度等技术上的事情了。关于这些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我们在以后的时间再来进行探讨交流。
想说的是,这里面的照片,包括之前拿出来给大家做叙述的照片,也仅仅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是为了介绍的方便。摄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路,我要学习的路漫长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