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在湖州偶遇一女子,想起初恋情人,因而

白癜风是怎样造成的 http://m.39.net/pf/a_6515551.html

南宋词坛,名家辈出、佳作纷呈,除了爱国词人辛弃疾、张元干、陈亮、刘过之外,还有一个词人,是人们谈论南宋词作时绕不过去的一位词人,他就是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南宋 文学家、音乐家。姜夔少年丧父,屡试不中,终身未仕,一生漫游于湘、鄂、赣、皖、江、浙地带,过着漂泊不定的寓居生活。

姜夔虽然科举落榜,但这也无法掩盖他身上的学识与才华。姜夔好学、好客、多才多艺,诗词歌赋、音律书画,无一不精通谙熟。姜夔痴迷音乐,他在音乐方面有着超高的天赋与才华,尤以谱曲填词著称于世,深得当时名流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萧德藻的推赏。

姜夔的词风独树一帜、自成一派的,他是集谱曲与填词于一身的名副其实的经典词家。他将清刚、疏朗、清空、骚雅等美学风格融会贯通在词作中,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堪称一代词人。姜夔的词集《白石道人歌曲》是中国音乐史上流传至今 完整的宋代乐谱文献资料,被视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弥足珍贵。

姜夔的词虽然在内容上多写个人身世恋情,范围比较狭窄,但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姜夔是一个精通音乐的诗人兼书法家,一生不曾做过官。但他深通音律,他的词所用的语言能与音乐密切配合而又凝练、灵动、响亮。

姜夔的词作很注重章法结构,他的小令蕴籍含蓄,大篇开合有度而又着重结尾。姜夔在词作中咏物言志、运用想象丰富的比兴手法,不仅多所寄托,虚处传神,而且还意在言外,余韵无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南宋词学评论家张炎曾赞誉姜夔的词作“字字敲打得响”。

在吴兴的一次游春经历中,姜夔写下了词作《琵琶仙》,可以说将宋词之美的内涵和艺术性抒发得淋漓尽致,堪称宋词中的经典之作,原词如下: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在小序中,姜夔写明时间,“己酉岁”,正是淳熙十六年(即年)。这一年暮春时节,姜夔与朋友萧时父在吴兴(今浙江湖州)载酒游春,萧时父,诗人萧德藻的子侄辈。萧德藻对姜夔有知遇之恩,并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姜夔。

这次姜夔专程来到吴兴拜访萧德藻。闲暇时,他同平辈的萧时父来到湖中游玩,偶然间看到游船中的一位歌女,这位歌女和他当年在合肥邂逅的一位女子长得很像,这不由得让词人感慨万千,他的思绪也不由得回到了当年与合肥歌女邂逅的时光回忆中。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怀之作。

这首词的前面还有一条小序,小序引用西晋文学家左思《吴都赋》中的名句“户藏烟浦,家具画船”。词人姜夔认为,吴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人文内涵,用“户藏烟浦,家具画船”来形容,是很中肯贴切的。

吴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东邻嘉兴,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东西苕溪诸水流至城内,汇为霅溪,流入太湖。吴兴山水清绝,风物宜人,是环太湖地区因湖而得名的城市。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小序中的这两句是说吴兴地区的春游是很繁华热闹的,连西湖的春游都不如吴兴。到过西湖、太湖的人都知道,西湖以韵致胜,太湖以气象胜。

吴兴春游,画船载酒,游人如织,很多去过这里的文人将春游的盛况以歌词的形式表现出来。北宋 词人张先在《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中就写道:“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在张先笔下,在吴兴寒食节,当地青年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

看了这首词的小序,一定会以为这首词的主旨是要写吴兴的春游盛况。其实姜夔的这首词,并没有将视线放在春游上,而是将视线放在由睹物思人引发的感怀上。也可以说,这条小序只是交代了词作的地点和时间,以及词作的起因,可以说是一段简短的介绍性文字。

对于此次吴兴春游,词人只是用“双桨来时”一笔带过。江面上荡着双桨划来一只小船,这一句表明此词人的足迹和视线,他也是泛舟湖上的游人中的一个身影。

水面上忽来双桨,那画船由远而近,船上一位歌女正在深情地歌唱着,她动听婉转的歌喉引得游人阵阵喝彩。姜夔,本就是极具音乐天赋与才华的人,他又发现美、欣赏美的音乐素养,在听到如此动听的歌声后,他不由得对演唱者多了几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gx/226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