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敲平仄两三首,静读诗书方寸心。宋韵唐风文海沐,高山流水遇知音。”依依欢迎您的到来!
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欧阳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贬谪,对人生命运的变幻和官场的艰险有较深的体验。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他有名的《朝中普·平山堂》更展现出他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这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用词来表现自我情怀的创作方式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期分享一首他晚年的词作。全词围绕一个“闲”字,展开描写,“闲”字折射出月夜西湖恬静的风光,更折射出诗人的喜悦的心情。
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如下: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
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
人在舟中便是仙。
——宋.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学习格律诗写作的亲可以读下《格律诗写作快速入门基础知识大全》,会对你的写作水平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你看那天光水色融为一体,西湖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云天晴澈,所有的景物都是那么清丽新鲜。
天容:天空的景象;天色。西湖,点明地点,但这里指颍州西湖不是杭州的西湖。云物:犹言景物。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鸥鸟、白鹭栖息在沙洲上悠闲地安眠,它们平时应该早就听惯了悠扬的管弦,才如此不以为然。
“鸥鹭闲眠”,闲眠,点明时间,已经是夜晚。这四个字,用得极为巧妙:
①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②突出西湖的静谧;
③暗示西湖游客的高雅脱俗,没有功利之心,只有相互不打扰的人文美;
④暗寓了词人陶醉于湖光山色间,间接表现了欧阳修退隐之后,逃脱了仕途之中尔虞我诈的困扰,故能与鸥鹭相处的闲情逸致。
这两句写夜色中的西湖,管弦声声,鸥鹭习以为常,依然安睡,友人极尽游乐之兴,一切都和谐美好。
上片着重写颍州西湖的夜景恬静脱俗。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那风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铺成的田野。
风清月白:形容夜景幽美宜人。
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种玉之田。此处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这两句写月光下的西湖天光水色融为一体,好似一片琼田,这中境界使人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之感。
读这两句词,让依依不由想起,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两句词:“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玉鉴琼田”形象的写出了洞庭湖水的明净光洁;
“三万顷”点出了在这美玉一般的偌大湖面上,扁舟一叶,真似仙境。
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谁羡骖鸾。”
有谁还会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
骖(cān)鸾:谓仙人驾驭鸾鸟云游登仙。
这句引用“骖鸾”典故,写出了颍州西湖,远离尘嚣,令人心旷神怡之美,为引发下文作铺垫。
“人在舟中便是仙。”
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静夜里,风清月白,湖水澄澈,月色下泛着粼粼波光。此时泛舟湖上,醉心于天容水色相映之间,好似漫游“一片琼田”,使人感到远离尘嚣的怡然自得,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
下片写月下西湖的景色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
小结:这首词景中寓情,围绕词人泛舟西湖刹那间的意绪波动来写,表达了对西湖的由衷赞美。写得十分清新:
①写景新鲜。天光水色融为一体,鸥鹭安睡,风清月白,琼田一片,如诗如画。
②情感脱俗。词人置身西湖美景,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神清气爽。
③语言。清丽雅致,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各位亲,诗赏读完了,您有何感想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或留下您美丽的诗篇。#欧阳修#注:本文为飘雪依依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谢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