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浙江省辖地级市,地处浙江北部、太湖南岸、长三角中心区域,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江南城市。在元代诗人戴表元眼里,这是一座“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宜居之地;在明代诗人孙蕡笔下,这是一处“春风垂柳绿轩窗,细雨飞花湿帘幕”的秀美水乡。
近年来,一场关于中国绿色金融的探索和实践从这里出发,悄然润泽了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
年6月以来,国务院先后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甘肃、新疆六省(区)九地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自下而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其中首选地就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湖州。
率先启动创建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后,湖州作出多样探索,走出了一条绿色金融助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创新之路,发展成果如今已成为实打实的改革“样本”: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累计取得40多项全国率先或第一,连续两年被《亚洲货币》评为最佳绿色金融实践地区,连续三年成为长三角“40+1”城市群绿色金融发展竞争力第一……
近日,在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组织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带着“为什么是湖州?”的好奇和疑问,来到此地,“零距离”观察这座城市的绿色金融改革实践之路。
绿色贷款多了,PM.5浓度降了“自正式开展绿色金融以来,湖州贷款增速始终保持全省前三位,其中有二十几个月份保持在全省第一;01年底,湖州贷款余额达到了亿,比年末翻了将近两番,去年存贷比倒挂达%。”
谈到绿色金融给湖州带来的变化,人民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郭正江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始终坚信,这一切既得益于‘十三五’以来湖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但更多的是得益于湖州坚持绿色金融国家战略给我们带来的一个重大利好。”在他看来,正因为坚持走绿色金融之路,湖州近年成功实现了金融、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为了解湖州绿色金融发展现状,记者首先将目光投向当地绿色贷款的总量和占比。因为这项数据不但最能量化,也最为直观。对此,郭正江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融资数据:
截至01年末,湖州全市各项贷款余额为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口径统计的绿色贷款余额达亿,同比增长49.4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16.5个百分点。
同时,湖州绿色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达到了.4%,较上年末提升4.个百分点,占比高于全国平均14.4个百分点。
单就绿色贷款占比而言,湖州.4%的比重是个什么概念?
公开资料显示,在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中,绿色信贷占比最高的是新疆哈密市。因产业结构等特点,01年5月末,哈密市绿色信贷余额在各项贷款余额中的占比达到了35.14%,居全国各试验区第一。
“其次就是湖州,在其他地区中绿色信贷占比最高,全国遥遥领先。但湖州的产业结构和新疆地区不同,绿色信贷之所以能取得较高占比,主要靠大力支持绿色低碳农业企业和项目。”郭正江介绍,01年,湖州市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各项贷款、各项存款三项增速均位居浙江省第一。
从绿色贷款具体投向看,据《湖州市绿色金融发展报告(00)》中披露的统计数据,00年末,按照湖州地方统计口径,湖州绿色信贷项目主要分布在“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节能减排”“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防治”“清洁交通”等领域。尤其是“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类贷款,占全部绿色贷款的41.39%,为当地绿色贷款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贷款质量看,虽然绿色贷款规模不断增长,但风险管控依然出色。00年末,湖州全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51%,其中绿色贷款不良率仅为0.05%,湖州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金融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