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人们是如何过农历三月三上巳

年初以来,为防疫、抗疫而宅在家中,不时翻些书看。不经意间今天已是民俗农历三月三“上巳节”。

所谓“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是古代中较为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或去水边沐浴、或祭祀、或宴饮、或作诗唱和等,而举行的郊外游春活动。

魏晋时,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叙》对这个节日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了细致的记载。

公元年,暮春三月上旬的一天,我们在会稽山下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个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兰亭的四周。人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饮酒赋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唐代时,王维诗《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跸留。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

这首诗向我们描写的是在三月三“上巳节”这天,唐朝一个非常重要祭祀的节日,曲江两岸彩旗飘扬,人声沸腾,山呼万岁。皇帝与大臣官员,以及宫女们乘舟曲江之上举国同欢的热闹场面。

宋代时,文学家欧阳修《清明上巳西湖好》写道:清明节与上巳节的时候,西湖风光正好。满眼都是一片繁华景象。拥挤的湖边吵吵嚷嚷,那是谁家在争道?一辆有着红色轮子和金丝花纹的车子,在翠绿的垂柳下穿行而过。日暮时分友人才相随离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哗不已。游人连成一串,渐行渐远,道路弯转,湖堤也歪斜变化。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沿途都是开放的鲜花。

三月三“上巳节”这一民俗到宋代以后,消失不见。但在春光时节里,当下有闲的人们仍然要到郊外踏青赏花或宴饮。而作为一些市井草民则少有这份悠闲的心,他们要去忙于生计,争取早日的财务自由。

(本文为原创,图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zz/633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