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张大千(~)为张君杰作溪畔行吟图
设色纸本立轴
年作
84×38.5cm
说明:张君杰上款。张君杰为京剧名家张君秋之兄。曹金国旧藏。曹金国为新加坡著名收藏家,“三思斋”主人。作者简介:张大千(~),名爰,一名季,又名季爰,一度为僧,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善孖弟。大千少年才俊,从梅庵、农髯先生游,泛读石涛、八大真迹,得其真髓,临摹几可乱真,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称。作山水、花卉、鸟兽皆精妙,特擅写荷,名重当时。晚年作泼墨泼彩山水,为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称其为“五百年来一大千”。
▲图录号
顾坤伯(~)观泉听松
年
×45cm
作者简介:顾坤伯(~),曾名乙,字景峰,号二泉居士,江苏无锡人。曾从吴观岱、陈迦庵学画。年任上海美专教授。年后任浙江美院教授。擅山水,重写生,参以西法,自创新意。海派名家之一。
图录号
林散之(~)
为陆如山作草书八十有述诗
纸本镜片
×33cm
说明:陆如山上款,委托人得自上款人。
作者简介:林散之(~),原名霖,号散之,原籍安徽和县,生于江苏江浦县乌江。三十岁后师从黄宾虹。现代书法大家,人称“当代草圣”。曾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南京市书画院院长、中国书协名誉理事、江苏省书协名誉主席。与高二适、胡小石、萧娴合称“金陵四家”。
上款简介:陆如山[现代],曾任职于农林、绿化部门,同陆俨少、亚明、林散之、费新我等书画诸家相交好,雅好书画,多有佳作收藏。
▲图录号
胡公寿(~)清供图
设色纸本扇页
51×17.5cm
说明:第至第号拍品为同一藏家友情提供。
作者简介:胡公寿(~),名远,字公寿,以字行,号小樵、横云山民,室名寄鹤轩,上海松江人。工诗文、书画,博取众长,自成一格。任伯年受其影响。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图录号
林天龄(~)楷书古诗文
泥金纸本扇面
52×18cm
说明:第至第号拍品为听潮阁扇册。
作者简介:林天龄(~),字受恒,又字锡三,谥文恭,福建长乐人。清同治、光绪年间翰林院侍读学士,同治皇帝的帝师之一,逝于江苏学*任上。年,清退位宣统皇帝谥敕墓碑。著有《林学士遗诗》。
▲图录号
苏廷煜(~)竹石图
水墨纸本扇页
49×15cm
作者简介:苏廷煜(~),安徽蒙城人,字文晖,号虚谷、移山愚叟、芦洲樵者、静春斋等。乾隆丁酉科()拔贡,历任巢县教喻、江宁府教授。喜绘画、擅书法,尤以指画著称。
▲图录号
六十年代勐海文革砖一组五片(生茶)
重量:一片约g,共约1g
说明:“文革砖”的出厂日期主要集中在~年这一时期,具有特殊的文化和历史价值。重量都是克的长方形砖茶,周边厚度平整,厚度,外形,尺寸公差不超过2毫米,而在内飞会印有“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的字样。此款砖茶经过半个世纪的转化,其汤色酒红通透,具药香,茶气厚重,入口生津即化。
▲图录号
年红印普洱茶饼一饼(生茶)
约g
说明:80年代红印圆茶青饼,精选易武茶区茶青,勐海茶厂出品,叶片壮硕,条索饱满,茶面油光,茶汤透红,叶底柔软新鲜。口感上陈韵樟香,滋味醇厚甘甜,水路气感强烈,别具风韵。此品茶叶经二十多年存放,茶叶转化极好,茶汤已呈酒红色,是一款时间赐予的上好茶品。
图录号
唐云绘、沈觉初刻眉纹歙砚
歙石近现代
28.5×14×3cm
铭文:春风又绿江南岸。老药。钤印:沈觉刻。
砚盖铭文:陈英同志属,觉初刻,唐云。
说明:歙砚随形子石砚板,石质细润,细罗纹底上一双眉纹,清晰动人。作者借眉纹为沙岸平坡,上刻绘垂柳依依,春意融融。远山以老米法点出,深浅错落,饶有雅趣。盒盖刻葫芦图,笔触老辣苍茫。配唐云绘沈觉初刻红木砚盒。
铭者简介:唐云(~),字侠尘,别号东原、药尘、药城、药翁、老药、大石、大石居士、大石翁。生前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为海上花鸟画“四大名旦”之一。
刻者简介:沈觉初(~),初名觉,以字行,斋名容膝斋,浙江德清人。居寓上海从事刻印、刻竹。为吴待秋弟子。印宗胡镢,刻竹扇骨、臂搁,体现书画用笔,保持书画原貌。与唐云、来楚生过从甚密,擅山水,宗四王。刻紫砂壶,独创一格,为近世名手,名播海内外。
图录号
19世纪·法国奥古斯特·莫罗
AugusteMoreau小花神
结拍时间:4月27日21:04
青铜
高56cm
作者简介:奥古斯特·莫罗,他师从自己的哥哥马蒂兰·莫罗。马蒂兰·莫罗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他与同时代同风格的雕塑家们被称为“新希腊派”。而小马蒂兰·莫罗十二岁的奥古斯特·莫罗可以说是马蒂兰最好的学生之一。同他哥哥一般,奥古斯特·莫罗采用古典主义的创作手法,注重雕塑的细节表现,兼具写实和优雅共存的特点;他擅长雕刻以神话和寓言为题材的雕塑,尤以可爱伶俐的孩童形象著称。
奥古斯特·莫罗自年首次举办沙龙展览后,持续创作至年,长达五十年的跨世纪创作中,他的作品不仅带有古典主义的细腻,也受到新艺术风格的影响,注重作品的曲线美。
描述:此拍品,塑造了三个喜人的孩童形象,卷翘的短发,如藕节般的四肢,圆滚的肚皮,奥古斯特在这些细节的表达中,运用曲线将婴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男童上方的葡萄枝藤又将三个若即若离的人物关系串联在一起,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性,同时又点明了作品的主题。而萧疏的葡萄藤也展现了作者用铜表现不同物象质感的把控能力。
图录号
魏曹真碑
版本:碑阳为清末拓本、碑阴
为道咸间拓“督”字完好本
数量:1册17开
材质:纸本
开本:29×15.9cm
提要:此本碑阳为清末拓本。碑阴为道咸拓本,拓工精湛。碑阴上列二十二行“督广武亭侯”之“督”字完好(参见对比图),碑阴下列三行“郭胤”之“胤”字上半未损,下列四行之“胡牧”之“牧”字仅撇、捺两笔末端损泐,下列二十九行“萧仪”之“萧”字完好,下列末行下一“州”字中竖完好。
此册封面存墨笔题签:“魏曹真碑,秋台”。剪裱装,墨色匀净简淡,装帧齐整,古色古香。
图录号
民国·武曹锟像纪念章
直径:39.2mm
说明:曹锟,直隶天津人,天津武备学堂出身,中日甲午战争后投效袁世凯,后任北洋*第三师师长、直隶督*等职。本品正面为曹锟身着戎装的半身像,其神态威严,人称“武曹锟”,背面中为交叉的铁血十八星旗和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上下直书“纪念”二字,外围六颗五角星。
图录号
明·大中通宝折五背豫
直径:40.3mm
“大中通宝”折五背下“豫”一枚,直径:40.7mm,极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