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诗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请输入标题abcdefg

丝万缕堤上柳

几枝相送

请输入标题abcdefg

咏柳古诗词

编辑:花辞小令图片:来源网络

三月暮春,岸柳依依。折别相赠,故人不辞。

“柳”在古诗词中,表达“暖春将来”的意思之外,最常见的便是“惜别”之情,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词

一曲咏柳

唐·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宋·杨万里《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唐·杜牧《柳绝句》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宋·无名氏《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唐·白居易《青门柳》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古诗词

一曲咏柳

唐·陈光《长安新柳》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唐·崔橹《临川见新柳》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唐·狄焕《题柳》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唐·杜牧《新柳》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唐·方干《柳》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古诗词

一曲咏柳

唐·韩偓《柳》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唐·韩溉《柳》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唐·李峤《柳》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唐·李商隐《垂柳》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唐·李中《题柳》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古诗词

一曲咏柳

唐·张旭《柳》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唐·郑谷《柳》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唐·姚系《庭柳》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 ,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清·孟桂清《漳河新柳》

停骖小步漳河滨,雨岸低昂柳色新。

流水杳然何处去,惹教飞絮逐征尘。

唐·唐彦谦《垂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古诗词

一曲咏柳

唐·白居易《勤*楼西老柳》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唐·雍裕之《江边柳》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唐·施肩吾《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唐·韩愈《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清·周志蕙《柳》

岁岁逢春春可怜,争禁三起又三眠。

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

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

一声长笛河槁晚,回首苍茫几树烟。

古诗词

一曲咏柳

唐·罗隐《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唐·戴叔伦《赋得长亭柳》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孟郊《南浦篇》

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

鸟鸣喈喈烟蒙蒙,自从远送对悲翁。

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唐·张籍《忆远》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END

扫描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zz/311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