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铁文苑刻度茨坪村特大桥转体小记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http://m.39.net/pf/a_4698007.html

刻度

——茨坪村特大桥转体小记

还未到次坪村转体桥施工现场时,已半年未见的老秦便发来消息:

“小豆子,来了也不说一声噶。”

我发了个调皮的笑脸过去,又补上一句:

“你们最近忙,不敢打扰啊!”

刚进村口,远远从桥上望去,约莫两百米远的地方,已有两座高昂的桥墩沿着铁路和公路的一侧伸展开来。心里不由得一惊:半年不见,这已经长这么“高”了,人的力量当真伟大。

次到次坪村是去年十月份,按照计划,沿着平坝村的连续钢构墩柱一直往北,到茨坪村时,便折回到站场观摩。那会的“转体桥”,仍处于孕育当中,工人们忙前忙后挖基桩,将制作成形的钢筋笼用吊车缓缓放下去,而后灌混凝土。站在墩坑不远处的临时便道上往下看,灰亮的钢筋与鲜绿的反光背心间,“云南建投云铁公司”赫然印刻。

倏然抬头,猛然发现路边正有几棵老垂柳正摇动着身姿,俯视着这热火朝天的场景。或许它也正在聆听着现场的“喧闹”。

“注意安全,注意安全!”

“放慢一点。”

而头顶灼辣的太阳,在这群钢铁汉子面前也似乎服了软,变得柔和起来,一阵怡人的山风吹过,工人们干劲便更足了。那几棵老垂柳也在左右摇摆,像是古代两*对垒前的击鼓“与这山斗,与这谷斗,冲锋啊,筑路人!”;又像是在上演一场欢悦的舞蹈为将要到来的“奇迹”祷告。

转眼六个月就过去了,从寒冬到初春,到现在已暮春尾声,进入了初夏,时间的长河永远奔流不息。在这斗转星移的祥云,不知迎来了多少次狂风,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大雨,更不知这烈日暴晒了多少的生灵。但在广大铁路与楚大高速“并流”的茨坪村地界两侧,那两座墩柱如深藏地底的竹根,蓄势待发,一场“大干快上”春雨袭来,便破土而立,节节高升,只恍惚间,就以“巨人”的姿态傲然屹立。

正在出神时,老秦从背后拍了一下,吓得我“半身不遂”等转身细看时,只见他原本黝黑的皮肤变得更加浓烈,像是流水线上抛过光的煤球,在晃荡的树影间闪烁着难以言表的光泽。他依然像我刚认识时那样爱笑,嘴一张,两排洁白的牙齿便如炭中堆雪一般,格外引人注目。

“老秦?”

“咋个,认不出来了噶?”

简单寒暄了几句后,我们就沿着施工便道走近墩柱。这次是试转体,现场已被隔离栏划出了内外两个区域,隔离栏外旁是一条从山间流过的小溪,隔离栏里面已经被公分石铺得整整齐齐。

这里是20号墩,位于广大铁路一侧,距离铁路不足十米。

“呜!呜!呜!”一列满载货物的列车急驶而去,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把它框在20号墩身后,因为很多人都明白,以后不再会有这种机会了。

现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试转过后,晚霞印刻在20号墩身上,远处,几个管理人员正整理着仪器,等待明天的到来。

“报告总指挥,风力二级、底座支架正常,已具备转体条件,是否转体。”

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开始转体”,这座巍峨的巨人,开始缓缓扭动着他庞大的身躯,沿着逆时针徐徐转动。现场观摩人员无不翘首以望。

墩柱底座,十几名工人半蹲着身子,用毛巾和铲子不停地打磨着墩柱的滑轨,他们先是把滑轨上的颗粒用小铲细致地铲去,而后又毛巾小心地擦拭,把本就光滑的滑轨打磨得锃亮,再把撑脚上垫子轻轻抽动,沿着滑块移动。撑脚在缓慢移动,墩柱在缓慢移动,而那条预设刻度尺也正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缓慢移动。

半个小时后,墩柱的长臂已经跨过铁路临边的电线,转到了铁路上方,此时的铁路已经开了天窗,铁轨上再无列车行驶。而另一边,长臂已深入过半,朝着边跨现浇段慢慢靠近,正上方,一轮金红的太阳,直直地压在了墩身上。

现场不时传来总指挥的声音:

“风力正常、牵引力正常,一切正常。”

墩柱对角的两侧,两组连续张拉千斤顶牵拉牵引索正转动着,把缠绕在墩身上的钢绳拉开,以带动墩柱的转动。

“报告总指挥,20号墩柱已到达预设位置,一切正常。”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抬头仰望着眼前的景象,难以相信,这重达三千多吨的钢铁巨人,竟然在一个小时间便实现了一次华丽的转身,从平行于铁路到逆时针旋转60.58度横跨在铁路上方。

“我宣布,20号墩转体成功。”

但现场技术人员心里都十分清楚,这不过是万里长征中,顺利爬过了“雪山”,要真正迎来胜利,还需要鼓足干劲,细致细致再细致,认真认真再认真地把21号墩的“草地”过了以后,才会迎来会师的喜悦。

21号墩在公路一侧,要转来与20号墩跨入铁路的一侧相接,其难度更大,精度控制更为严格。

20号墩转体成功后,项目部经理组织所有技术人员召开技术研讨会:把算过的数据再算一遍,把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预测一遍。整个项目部像沸腾的开水一般,激荡着热情。

综合办公室的准备后勤:制作横幅标语、宣传小册、对接现场。安监部的全面检查:细致查看所有存在的安全隐患。

....

所有人都在都在朝着一个目标奋进,所有人都在坚定一个信念: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老秦的同事杨姐,一个短头发,薄嘴唇,高个子的女生在连日“上蹿下跳”后,脸颊也都泛起微黄。她说, 次经历这么大的事情,激动的同时也紧张,但我一定会尽自己能做的,为这次成功转体添上微不足道的一笔。

在经过五天高强度的准备后,终于迎来了21号墩的转体。

清晨,山峦刚露出一丝鱼肚白,项目人员却已经在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地忙碌起来。

负责检查核酸结果的、负责发放安全帽和安全背心的、负责摆放手提包的、负责现场转体的,大家静默地负责好自己的工作。等到天大亮时,现场已经整整齐齐坐满了观摩人员。

八点零八分,祥云的上空,灰白的云层中间缓缓露出一块湛蓝的“天窗”,在总指挥铿锵有力的一声“开始转体”后,21号墩迎着清晨的谷风,开始了它使命征程。

角度尺上的绿色射线,紧紧记录着它的每一度旋转:

5度、10度、15度...

当转到50度时,原本将要放晴的天空,忽然“揪心”,把云层聚拢。

“嗒嗒嗒”天开始下雨了。

它像是在提醒着在场的所有人,要永远铭记这震撼人心的时刻,也像是在为这“伟大工程”而感动流泪。这是多少人日日夜夜的心血,又是多少人“日思夜想”的牵挂。

今天它终于要迎来“新生”。

对讲机内传来现场总指挥的声音:

“现场虽有小雨,但不影响正常转体!”

工作人员和观摩人员纷纷穿上提前准备好的雨衣,耐心地等待着它与20号墩的“牵手”。

“报告总指挥,转体角度70.38度,到达预设转体角度,已和20号墩精确对接!”

国内首座跨铁路公路双转体曲线桥梁转体成功!

雨水、汗水、激动的泪水混杂着在次坪村挥洒,礼炮散发出来的烟雾把刚合龙的大桥笼罩在一片柔美的山水画中,待到慢慢散去,又见20、21号墩巍峨的身躯已连成一个整体,肃然跨立在楚大高速和广大铁路之间。

云铁人,棒不棒

云铁人,冲冲冲

响亮的口号声响起,远处,一声火车的长笛,传到山间...

热闹是短暂的,但精神是永恒的。

近日因忙碌而沉默寡言的老秦露出了笑脸,他说:

“小豆子,走,我们去拍张合照。”

我见他沾满雨水的安全帽上,边缘悬挂着几滴晶莹的水珠,便开玩笑地说:

“秦哥,你怎么还哭了。”

“谁哭了,你才哭了。”

一旁的杨姐看到老秦我们在调侃,也加入了进来,调皮地说道:

“秦,你怕是真的哭了。”

“管它哭不哭,秦哥,杨姐,咱们一起留个纪念吧。”

“口号是什么呢?”

感恩遇见!

感恩能在这个年纪亲眼目睹这壮丽的转身,感恩遇见,让我们能携手共进, 过来时的坎坷。

临走时,从窗外,我大声地喊到:

“老秦,下次遇见叫上杨姐,我们一起去唱十年。”

(文/窦友啟)

编辑:窦友啟

审核:康黎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zz/296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