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宋楼镇隋寨村此去,葵花正在怒放,整个

图文:程守忠

丰县宋楼镇隋寨村,西南—东北向的复新河在村后静静流淌,河水清澈,绿植满堤,灵气贮满大街小巷。村落果树盈目,庄稼翠绿,葵花金黄,道路硬化,通畅衔接,令人心仪。

过了省道向西,沿着“河宋线”公路,行三公里北拐弯,伴着清澈的溪水,走在新修的沿溪水泥路上,心情大好。溪水、果树、绿植,沿着小路铺展,感觉自己就要生出羽翼,飘飘欲飞。不入此间,这种奇妙的感觉,很难找到。

向北进入通往省道的东西大路,向西不远,就是李庄村了。果树、葵花开始显山露水。

隋寨村,辖隋寨、李庄、邵楼、野场子四个村庄。

从此看过去,是邵楼村的屋宇,与农田依傍,秀气而神秘。

李庄村前的街道,整洁而温馨。

电动三轮车,从金光大道驶来。

花儿朵朵向阳开。自然造就了向日葵,向日葵美丽了村庄,村庄承载着我们的生活,多情而递进。

每一朵花,都是一首乐曲,静静流淌。

住在鲜花簇拥的老家的房子里,喝一杯清茶,心也醉了。

一幅写意画!

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都是电动三轮车。如今要是让孩子们坐在加重自行车的大杠上接送,估计会有好多人侧目:“切!”,孩子恐怕也不愿意。

紫茄子长大了,正好做茄子鸡,味道好极了。

隋寨村,与李庄就要衔接起来了。隋寨是一座有故事的村落,稍等,慢慢告诉你。

村里的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支部书记邵长周如是说。

隋寨村委会。

邵长周书记,执掌村中帅印多年,好评如潮,佳绩累累,是远近闻名的“金牌”、“五星”书记;再一次印证了,一个好领导带出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班子,成就一座好乡村!

奖牌,最具有说服力。

左侧,邵书记;中间,村长,右侧,村会计。

工作硬实,自然不拘小节。

小处,却踏踏实实

村卫生室。

走进去,看看。

果然,非同一般。

顺着这条田间小路走过去,就是复新河了。

曾经,咱们都是隋寨小学的学生,而今学校撤并了,还有一口教室在这里等着我们的到来。

不要心酸,不要难过,至少咱们还有一口教室,可以实地缅怀逝去的时光。许多村落更加令人不安,只有那块天地还是原来的!快回来看一眼吧,看一眼就少一回了!惟有尽孝、回家等不得!

教室西侧,就是开得灿烂的葵花!

最美丽的老家的房屋!

老家,如诗如画!

上学的小燕子,飞回来家门。

蓝天下,一切是和谐的。

老屋的变迁,就是人生的沧桑。

老家的水泥路,更有质感;眼光抚摸,如匍匐大地,心意相通。

小巷,绵长而美好。

老家,最可爱的代步、收获的工具。

老人家,九十岁了。一个世纪,就浓缩成四个字,展开了充满生命的奇迹,岁月的更迭!

每一位老人,都是悠长岁月的见证者。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祝福吧!

老家,把中华田园犬叫做土狗。

每一处院落,都写满了时光的故事,刻下岁月的痕迹。

这一株椿树,是岁月留存在院子里的信使,衔接着过去、现在、未来!

家,就一个字,总是说不完,看不够。

温馨、惬意,蕴含在所有的地物之中。

了解一所村落,需要倾听。

村里的商店,是人群的集散地,最容易倾听村史。

人气有了,话匣子就打开了。

必须给老少爷们合影留念,这一刻,永远不会迷失。据上了年纪的说:此村的第一人,是来自山东省金乡县隋海,名字叫做老隋干的人,勤劳节俭,一天早起,穿了一件破破烂烂的袍子,?着槎子拾粪,发现路旁有一群焦黄的小鸡觅食。他有点惊疑,就他一家的此地,哪来的小鸡呢?他举起粪铲扔过去,群鸡顿时消失,而呈现出一锭一锭的元宝。于是他发家致富,人气也聚集起来,隋寨诞生了!

年轻的妈妈们和儿童,又是另一处动人的风景。

可爱的孩子们。

终生闲不住,是老家的传统。

村长说,这是我的老同学王传珍家的院落。

大门锁着,看看门前的巷口、花草、蔬菜,感到亲切。

泥巷,更贴近心灵。

假如老家,每一寸道路都硬化了,老家的地气就弱了,老家可能就变味了。好多农家,并不把庭院全部硬化,而是给花木留一块土地,这样,整个庭院都活力四射,精神抖擞。

老房子的气息,渐渐微弱。

我喜欢“野场子”这个村名,更喜欢它的道路和房屋,“野”是充满活力的称谓。

水泥路为阳,黄泥路为阴,阴阳合和,万物生长!

往东走,就是隋寨村。

往西走,就是复新河。

村前,是果树、庄稼地、油葵花!

你醉了吗?不需要喝酒。

只要花开,蜂蝶自来。

认识这种绿植吗?扫帚苗子,嫩了蒸食妙极,老了可扎扫帚,打扫庭院。

绿植深处有人家!

屋后,就是复新河。

门前有鸡,自然吉祥。

这一只红毛的,不是土鸡;另外四只,才是。

河堤深处风景秀!

一转脸,就是家了。

愿老妈妈与家乡同在,长命百岁,福如东海。

蜿蜒的小路,通往田野。

百岁老人,愿您忘记岁月沧桑,岁月也会忘记您——您就会长生不老!

初三、高中老同学——杨思伟的家,与思荣也相识。

和蔼可亲的大哥。

老家栽葱,叫做捣葱。

李庄村的街道。

老家人,个个古道热肠。

楼房被一架豆角映衬,很有风味。

出了李庄,朝南一拐,就到了邵楼村了。

熟悉的街道,充满温情。

金针花开了。

美不美?

邵长征的老家。

门口的苋菜正嫩,适合烧面筋汤,味道好极了。缺了苋菜,就不是老家的风味。

黄瓜、南瓜、豆角,应有尽有,老家人不需要买蔬菜吃。

朝东去,是垂柳和桃园。

小路北边,是一口波光粼粼的池塘。

长征的父亲,敦厚而善良。

此处人气最旺!

我在老家,也赤脚穿拖鞋、光脊梁;只是肩头没有搭毛巾的习惯。

小伙子,很有精神。

长豆角,收获了。

楼前葵花朵朵开!

高楼取代了低矮的瓦房,许多东西便是在这岁月的流失中消逝了,但我的乡村,那个曾让我怀揣无数梦想的美丽乡村,无论何时都在我的心中。即便是如今已远离家乡,离开了乡村,但那片绿色依然在我的心中摇曳着,似乎从来没有走出我的视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zp/634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