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所以精美无比,就在于诗歌当中创造出来美妙绝伦的意境之美。这种意境是独属于中国文化体系的专有名词。在诗歌当中,在绘画当中,都能够体现出其中背后的深邃。虽然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是当我们读到那些精美唐诗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发现其中的意境之美。
相比于唐诗的意境之美,宋词更加侧重于对情感的表达,无论是婉约还是豪放,都表达了词人那种真诚而炙热的情感。而且相比唐诗的雅正,显然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这也是最早为什么词被视为俗文学的原因之一。
但是随着宋词的发展,以诗为词的文学传统进入其中,也赋予了宋词唐诗的意境之美。而且宋词本身的民歌韵味也没有被舍弃,所以很多宋词兼有唐诗之美也兼有民歌之美。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对于首宋词就是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这首诗词所表达的主题并不新鲜,就是在月夜怀人之作。不管是唐诗当中还是宋词当中,对于这一类主题的作品都有很多,但是这首诗词却因为情感真挚,书写的意境之美,再加上下两片形成完美的对偶,读起来就像是一首诗歌,能让今天的我们沉醉其中。
一首宋词读起来很美,如果谱上曲子唱出来会更美。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上片形成鲜明的对比。刚开始写去年今夜两个人在月明花香的万树丛中举杯欢饮,一同进入醉乡。这样的场景令人多么感慨,毕竟他代表了人生当中最快乐的日子。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天只有一个人立在江边,心情无比惆怅,看到月色朦胧,看到长堤昏暗,看到岸边的垂柳,遮住了诗人眺望江边的目光。
上片的世界当中,已经奠定了这种惆怅的情感意境,尤其是“月暗长堤柳暗船”所勾勒出的画面,冲淡从容,情意悠悠,很有意境之美。下片当中就只在抒发这种人生感慨了,离愁别恨的主题并不新鲜,但是其中就像是一首歌谣一样,萦绕在我们的耳畔。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远游的人,你现在在哪里呢?去年相聚的场景还在眼前浮现,今天却不知道你在何方。只有把这种情感寄托于天边的明月,把我的愁绪带到我那朋友所去的地方,表达相思之愁。因为恐怕等到来年百花竞相开放的时候,或许我还会像此时此刻这样更加深情的追忆去年。
这种诗词表达的情感非常的真挚,我们在诗词当中能够看到唐诗的意境之美,也能够看到宋词当中对于情感的表达。上下两片形成鲜明的对比,读起来就像是一副对联,宛若一首歌谣。
这样的诗词在传承当中是 的,因为它最能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也因为它最容易像歌曲一样被唱出来。我们今天读到这首诗词,依然被其中的美所打动。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