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民专栏又见永安渠

发现生活美学·传达诗意生活创造生命哲学·塑造理想人格“这里美得不一般。”是许多人对永安渠海绵城市公园的赞誉。这座公园地处地铁6号线旁,位于正在建设的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核心区内,是以永安渠为轴,呈南北走向,宽不过百米的街心公园。若以占地面积和目前规模论,在西安众多的城市公园中,确实属于小字辈。但却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成为西安市民的又一打卡地。从西安高新区永安渠商业街规划中看到,一个全新的丝路文商旅融合发展地标,永安渠商业街将在这里诞生。项目占地约.4亩,由12个商业设施地块组成,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51万㎡,地下一层商业及配套建筑面积约20万㎡,全贯通的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停车、配套及设备用房等,同时规划有多维地下环路,实现与周边商务等建筑的互联互通。为给在建的永安渠商业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西安高新区率先建成永安渠海绵城市公园,意在打造绿色健康的生活社区滨水休闲带,包括“一渠、两岸、两桥、七节点”,涵盖了南北两个入口广场,以及林荫碧廊、滨水步道、绿叶廊架、绿岛广场、时光之墙等主要景观节点。 四月芳菲尽,满眼青翠入眼来。五一期间,这里虽然樱花早落,牡丹谢尽,但绿草青青、垂柳依依,还有月季花、蔷薇、银杏、雪松、翠竹,以及喷泉、彩虹桥、生态草沟、湿地水岸、雨水花园等扑面而来,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特别引人注目、随处可见的是数个椭圆网状形巨蛋,有的散落在岸边,有的紧挨着步道,有的与水榭相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与蓝天、白云、绿水、鲜花构成层次分明、美如油画的景观。从巨蛋的大切口进入其中,其内部形状更像人眼的构造。那个椭圆形的小孔,就像是人眼中的瞳孔,只有通过这里方能看见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据史料载:永安渠筑于隋开皇三年(公元年),因渠水引自交水,亦名交渠。当初在香积寺西南筑香积堰引交水北流,经石栏桥、第五桥、沈家桥至外郭城南安化门西大安坊西街(今北山门口村以西)入城,北流穿城而过,经大通、敦义、永安、延福、崇贤、延康6坊之西,过西市以东,与漕渠汇合成池,又北流经布*、颁*、辅兴、修德4坊之西,北出景曜门,流经禁苑后注入渭河。其中所引的交水,即如今的洨河,也称潏河,是由源于秦岭北麓的潏河、滈河在香积寺附近交汇而成。经过千百年的岁月冲刷,原来的永安渠早就荡然无存,至今只留下渠水经过的石栏桥、第五桥、沈家桥这样一些地名。然而,从年开始,当年电子信息行业 的外商投资项目——韩国三星电子一期投资7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项目正式落户西安高新区,此后,隋唐永安渠引水的洨河两岸就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如同今天一样,当三星电子产业基地还在建设之中,一个与之配套的洨河生态公园仅用了不到一年的功夫便建成运营。从那时至今,西安高新区的版图越来越大,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不但洨河焕发出勃勃生机,也让永安渠获得了新生。早在隋唐时期,历史上的“八水五渠”以及其它众多的池沼湖泊,共同构成了长安城内外庞大复杂的水系系统,特别是流经长安城内的“五渠”,作用更是不容小觑。五渠以及它们细小的支流,像毛细血管一样流经长安城的宫室里坊,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用水。除此之外,它还有漕运、防火、防洪排涝,以及引渠蓄水、创造优美园林、改善生态环境和调节区域气候的重要作用。唐代诗人王建的《春日五门西望》:“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便是对宫城中松树与永安渠岸两侧栽植垂柳的实景描写。从历史中走来的永安渠海绵城市公园,在建设中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建设城市大海绵体系,充分发挥海绵城市项目技术优势,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恢复城市的“绿色呼吸”,打造“生态之肺”,提升区域整体形象,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其中永安渠创意水景贯穿中轴,构成 的滨水商业街景。那蜿蜒流动的渠水,将低密度商业街楼群与不远处未来之瞳的超高层楼宇串联起来,形成错落有致的现代城市山水,从而铸就出西安城南的“最美天际线”。这里不但是大西安城市建设的缩影,也是西安高新区发展的窗口,更是感悟人类历史进程的一个节点。在为家乡巨变感到高兴的同时,也由衷期盼这里早日成为西安的未来之瞳!

李战民:笔名秋原,现任陕西秦尚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策划总监、六艺工坊社总编辑、多家民营公司品牌顾问。编著有《长安八水记》《发现宁县·义渠国都》《孝经故事》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zp/300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