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时特训第六单元18

第六单元18.童年的水墨画

字词阶梯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uǐmòhuà()rǎnsè()zhúgān()téngfēi()

bōshuǐ()qīngshuǎng()mógu()húlu()

答案参考:

水墨画染色竹竿腾飞

拨水清爽蘑菇葫芦

二、仿写词语。

笑哈哈(孤零零、毛绒绒、胖乎乎、绿油油、黄澄澄、红彤彤、笑眯眯、金灿灿、亮晶晶)

清清爽爽(浩浩荡荡、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老老实实、里里外外、冷冷清清、来来往往)

叮咚扑通(噼啪、轰隆、滴答、哗啦、咕咚、呼噜)

三、查字典填空。

“腾”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T).再查音节(teng);按部首查字法,先查(月)部,再查(9)画。“腾”在字典中的主要解释有:①奔跑,跳跃。②上升。③空出来,挪移。④词尾,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连续(读轻声)。

在“奔腾”一词中,“腾”应该选第(①)种意思:在“腾飞”一词中,“腾”应该选第(②)种意思。

阅读平台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仿写拟人句)

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向山谷奔去。

小树摆动着手臂,向咱们点头笑。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改成“把”字句:溪水把人影染绿了。

改成“被”字句: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2.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1.《江上》运用了(比喻)修辞,把小朋友比作(鸭群)和(水葫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朋友(在溪水里欢快嬉戏的样子)。

2.联系上文,想想“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是什么意思呢?

小朋友们在水里玩耍,水花四处飞溅。钻出水面时,他们开心地咧开嘴笑了,露出了大白牙。

(二)

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个梦,童年还是一串长长的问号。

有一个英国的男孩儿叫牛顿。他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便想: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向天空?

有一个英国男孩儿叫瓦特。他看到水开了,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就问姨妈:“壶盖为什么跳舞?”

古时候,中国有个小男孩,叫张衡。他常常依偎在奶奶的怀里,望着清朗的夜空,一边想,一边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童年,就这样在问号中慢慢长大。后来,牛顿、瓦特、张衡都成了伟大的科学家。

1.牛顿想知道(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向天空),瓦特想知道(壶盖为什么跳舞),张衡想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2.联系下文,说说你对“童年还是一串长长的问号”这句话的理解。

我们在小的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总会问许多为什么。

3.你童年里的问号是什么呢?请你写一写。

为什么云总是在天空随风轻轻地飘呢?为什么有些云会像一座高高的山呢?为什么有些云又象蚕宝宝吐出的丝一样薄薄的呢?

为什么天空有时会有白色的云,有时会有灰色的云?为什么傍晚的天是橙红色的呢?

习作竞技

请你选一个童年场景,写下自己的《童年的水墨画》。

《童年的水墨画》

听不见街头的喧嚣,

看不见城市的繁华。

小鸟欢快的歌唱,

蝴蝶尽情的舞蹈。

忽然响起了自豪的欢笑,

知了在我的手中蹦跳。

池塘,

鸭群在水中玩耍,

梳理自己洁白的毛发。

鱼儿在池中嬉戏,

溅起透明的浪花。

孩子们在池塘里游泳,

和蝌蚪青蛙笑哈哈。

校园,

清晨这美好的时光,

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堂。

操场上活力四放,

教室里书声琅琅,

小鸟在窗外伴唱,

花儿吐出它的芬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pz/762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