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七一网」前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伟大很多,就其应对生活的睿智本事来说,又不知比今人高明了多少倍。天寒地冻,主要靠熬;熬过去,就是新生。一则科普寓言说,地球上所有动物只有兽虫两种,能够熬过冬天的,叫作兽;熬不过去的,那就叫虫。人天生是社会动物。马克思说,人即使不像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认为人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先辈就是靠社会动物的人所独具的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悟出熬冬的智慧——数着过。即带着对春的期盼,提冬数九,悠然过冬。做起来其实也很简单。从冬至开始,就数着九,或书“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天一描;或绘九九消寒九朵梅图,一日一瓣。试数窗间九九图,就这样盼着冬去春来,太阳回归。果然,候着太阳达黄经度,第十五画甫一回锋收笔,公元又一新年钟声敲响,冬家排行老五的小寒姑娘,就丢丢秀秀地到了。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带着一个小字的妩媚小寒,看似不经意、不起眼,其实寒冷尤甚。一天天数着日子过,是情趣,也有乐趣。既阳春白雪,又下里巴人。雅俗共赏,口碑载道。寒冬里有了这一描一染,让人如沐春风,如品香醇,几乎忘记了这个节气湿冷刺骨、干冷冻皮的凛冽冰寒。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过二九,到三九,进四九。日照触底反弹,分明感觉太阳当真一步步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物系于时也,万物应候而荣,顺时而凋。小寒循着阳动用而阴复于静之大局,全部以有感知气流转向天赋的鸟类作为物候标识,妥妥分为三候。——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小寒一候雁北乡。雁者,随阳之物,知时候鸟;不失时节,行止有序;热归塞北,寒来江南。如今北方尚山寒水冷,大雁还在南方,但禽鸟得气之先故也,超前感知时令阴阳的顺逆变化,即将避热而回。乡者,同音为训,意趋向、朝向也。谓暂不能至,却心向往之。开始着手收拾行装,指日启程北飞,至立春前后皆归矣。——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过五日,小寒二候鹊始巢。喜鹊,人类伴生的鸟类,极具灵性又极具个性,擅于编织又长于抹砌。寒阴至极,意味着暖阳回升,喜鹊也在忙着衔草筑巢,铺床叠被,盘算孵育后代了。大自然的赐予,一曰物质,一曰精神,人类从中得益不浅。北京国家体育馆巨型网状造型,就宛若一个孕育生命的巨大鸟巢。有序与无序,简单与复杂,自然美与科学美,赋予其匪夷所思、无与伦比的震撼力。——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再五日,小寒三候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雉之朝雊,尚求其雌。接近四九,善跑能飞的野鸡随节气发生规律性变化,感于阳而后有声,鸣叫放歌,求偶迎春。这是整个冬季最动听的鸟语,一时让冰天雪地蕴藏着阳生暖回的勃勃生机。这个时候,阳气正顶着阴气,在上升过程;阴是冷,阳气在推动着这个冷,于是乎不断地越来越冷。等到阳气正式出地了,天气就变得暖和了。羡慕过霁风朗月,品尝过沉李浮瓜,也欣赏过桔绿橙黄,但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眼下的冰雪严寒。冬有冬的来意,小寒冷艳得像花。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公历年元旦一身阳光到了,最像年底的旧历年也到了年底。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一进腊月,年味儿越来越浓,离春天正月还真的不远了。虽然很久以前才能看到的热闹越来越远;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也不管时尚如何变迁,每个人心底对美好节日和心仪生活的那份期待,却始终不曾也不会改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美好。世间每个人的存在,每个人不同时期的存在,也都各有不同。年过半百莫与二三十岁的去比青春,花样年华也不与四五十岁的去比老成。环肥燕瘦,梅香雪白,不分轩轾,各有千秋。虽然生活连番施以重拳,百岁老人杨绛却始终从容回击。在踽踽独行的生命尽头,仍然从容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那就心平气和、从容淡定迎接雪化冰融后的第一抹春色吧。有道是,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毕竟岁末已至,新年近在眼前,就要熬出头了。熬,一种忍耐,另一种豁达;一种抗争,另一种掌控;一种坚持,另一种向往。是生命最好的磨石,连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想想也是,刚开始或许是假装坚强,熬着熬着,后来还就真的坚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