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闲致悠思
一转眼,秋色已深,秋意已浓,不知不觉地秋天已临近尾声,寒暑易变,原先枝繁叶茂正悄悄地被色彩斑斓所替代,“一叶知秋来”,多多少少还是带有一些失落感,那种无奈和惆怅的情绪似乎一下子因季节变化之大而无限地放大,潜意识间让人难免想起那个生机盎然的春天,那只好在诗词畅游一下吧。
描写春天的诗词,从古到今,数不胜数,佳句偶成,精雕细刻,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如同众多美不胜收的景点缩影,让人畅游其中,流连忘返,仔细阅读品味起来,更是令人陶醉,沉浸其中,那一首首绝妙无比的诗句犹若身临其境,时时在脑际吟诵回应,以至于“绕梁三日,余音不绝”。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映入人们眼帘恐怕就是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翠柳了,被春风剪出的细细的嫩叶,不约而同地绽放出那种“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感觉,在“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洗礼和熏陶下,有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清爽;有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唯美,最终酝酿成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温馨浪漫,差不多每一棵垂柳都可以把早春所有的信息都诠释了,它就是春的缩影,也是春的写照,但它更是深秋的情感寄托。
日渐嫩绿的柳条蕴含着满满的春意,随风摇摆,翩翩起舞,那婀娜多姿的身段正如同“拂堤杨柳醉春烟”般的宣泄,那是在把春天的讯息传播,它知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不是最终结果,需要的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那才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期盼和等待,那才是春深似海最为骄傲的修饰和点缀。
要算最为经典的,那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如同赋予“杨柳风”和“杏花雨”使命般的,唯美生动中让人情不自禁地沉醉,柳风轻拂左右,杏雨似有似无,恣意而洒脱地把世界浸染,一切一切的都被那无边的春色所笼罩,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大自然无私馈赠的画卷,置身其中,就是想把春天再次拥抱,就是想把春天再次挽留。
在这秋意阑珊的的季节,走在诗词之中想想春天的美景,品品春天的滋味,真的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享受。
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许可禁止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