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路罗三山溪谷,农耕休闲文化园,民俗非

自邢台信都路罗镇左坡村三山溪谷农耕休闲文化园落成之初,就吸引了大批游客带着孩子前来进行太行农耕文化和非遗文化启蒙。这里不仅有两河交汇三山环侍的优美自然环境,更有丰富的农耕生产生活用品收藏展示,是认识邢台农耕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集合平台。

三山溪谷农耕休闲文化园停车非常方便,游览暂不收门票,帐篷和儿童游玩设施可免费使用。园内大门正面联语分挂左右:吞云吐月纳龙川千年文化,依山傍水临风光万载民俗。背面对联为: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其间多清风明月异草奇花。

园区内收集了各种石雕、砖雕、木雕、农具、牌匾等生产生活用品两万多件。一些食槽、门墩、石磨、石碾之类的石头用品摆列在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其中不乏石人石兽等工艺精美的雕刻作品。展出作品均可销售,展馆是收藏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 。

左坡村前两河交汇,叠瀑飞流。河中水面宽阔,似湖似河,山水相映成趣。岸边搭有帐篷和凉棚,可供游客免费游玩使用,岸上石狮排列成队蹲坐在石栏之上。其实每一尊石狮都是一块过去的门墩石,石头上门轴转动的凹槽仍清晰可见。

老物件陈列最多的地方当属园中太行老街和太行院子。太行老街门口摆放着一件巨大的抱石根雕。这件根雕好像有生命一般,神情乖张手舞足蹈,细品 。

三山溪谷农耕休闲文化园以老街和院子的形式将藏品分门别类展现在游客面前。步入老街,首先是邢台辖区具有代表性的县域文化介绍。其中隆尧县尧山文化、南和区抬皇杠和临西县手工空心挂面等省级非遗赫然在列。

沿街摆满了各种过去农耕时期使用过的农具。诸如水车、马车、犁、耧等。共同展出的还有许多石雕和床、柜、桌椅等年代比较久远的生产生活用品。

从老街走过,一样样似曾相识的农具映入眼帘。游客仿佛置身在尚未实现机械化作业的农耕时代,努力去观赏和辨认每一件经历过沧桑岁月的藏品。展品中的木轮马车显然已经年代久远。

在用旧时青砖建成的成排太行院子房间内,各种凝聚着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生产生活用品琳琅满目。织布机虽然逐渐被现代生产工艺所取代,但目前仍有部分地区用它织造深受人们喜爱的老粗布。

有个房间靠墙陈列着满满的各式铡刀。铡刀是过去人们饲养牲口铡切草料的工具,它充分利用了杠杆平衡原理,操作者使用较小的力气就能克服较大的阻力。在抗日战争时期,有许多杀敌英雄用卸下来的铡刀刀片在战场上杀敌无数。开封府包拯的三口铜铡更是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

太行院子每间房子都悬挂着木质牌匾,其中大都是从民间收上来的很有年代感的匾额。悬挂的匾额充分体现了邢台太行山区门楣文化和家风文化,承载着千百年来村落中的文化传承和家风家训。

园区中的院落不仅有成排连栋的平房,还有独立成院的楼阁式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太行民居建筑形式的多元化。院落门前摆放着两排门墩石,拱门两侧斜靠着两块太行山区常见的龟背石石板。据说建筑使用的砖瓦都是收上来的老宅材料。

园区内绿化和美化经过精心的视觉设计。茂林修竹和奇花异草将园区装点得雅趣横生。

从太行老街出来,一条宽敞的甬道通往小桥流水、水车风荷的童话世界。一路上石雕遍地,垂柳修竹为伴,追古抚今,时代变迁,心情大慰。

三山溪谷是一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是成年人沉浸怀旧情结的地方,更是少年儿童了解农耕、民俗和非遗文化的乐园,还是亲子游玩的不错场地。

游览中才知道,在三山溪谷内可餐可宿。园区内建有当地特色餐厅太行渔府,餐厅内能够品味用当地野生鱼类作为食材的美味佳肴。

太行院子木结构客栈掩映在竹林之内,依山傍水,环境分外清幽。入住旅客在夜晚不仅可以看到倒映水面的万家灯火,还可以观赏夜空中的星辰。既可以享受客栈的温馨服务,还可以山区夜晚的寂静空蒙。

三山溪谷农耕休闲文化园位于邢台市信都区路罗镇左坡村,邢汾高速和国道可达,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徜徉文化中,纵情山水间亲子游玩的好地方,你来过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pz/422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