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土岁月的痕第二章报到

北土编辑

淑为图片

网络

第二章报到

列车在大地上飞驰,郭晗琦坐上火车才真正感受到现代化交通工具带来的便利,三十小时、两千多公里的距离,他就被这个庞然大物从一个小乡村带到了另一座城市。

秋风和煦,龙江大地清高气爽。今天是新生报到的日子,“热烈欢迎03级新生入学”的鲜红横幅横拉在校门口。校内校外一片欢庆,处处彩旗飘扬。一个个俊男靓女在各自家长的陪护下,有的坐着漂亮的私家车,有的打的从远方赶来报到。这种场面让郭晗琦看得惊呆,他觉得眼前看到的这个世界,跟自己生活了23年的家乡完全不同。手机、私家车,这些现代化设备,他就是在梦中都难以看到。因为,在他的家乡,村里仅有的一部电话,是在村支书家里。

郭晗琦站在校门口,一身深蓝色中山装,他的肩上背着自己用了近五年的灰色牛仔背包,背包已被洗成了灰白色。背包的拉链让修鞋师傅已修了几次,来报道之前他又到镇上让师傅重新修了一次。父亲跟他说,让他换个新的,他执意不肯,说修一修还能用。

郭晗琦站在大门口迟迟不敢进入校园,他看着一身着装光鲜亮丽的学生进进出出,反而觉得自己的着装显得刺眼。他看见学生们一个个异样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自己,似乎觉得这位前来报道的人难道是个“非主流”?当然,在当时他更不知道什么叫“非主流”。他的脚步一直在犹豫,他的思绪在高速运转着,思索着他将以何种方式,才能快速有效地融入眼前的这个光鲜亮丽的世界。

郭晗琦站在校门口,抬头打量着这座让自己为之奋斗了多年的大学校园。校园正门口是一个电动伸缩门,左边是三个高大宏伟的大理石立柱,从左到右,呈梯形紧密连接着。右边的大理石立柱上写有“龙江师范专科学校”八个大如篼的正楷字。左边两个立柱,一个高约七米,一个高约六米。高柱上写有“厚德载物”、矮柱写有“经世致用”,均为宋体字。两句话镶嵌在两座石柱上,错落有致。右边保安亭和电动伸缩门之间有一欧美风格、岗楼样式的方形立柱。方形立柱两米见方,头戴锥形帽,足足有十米高,各面均外白内红三等份分开。

郭晗琦正认真地打量着这个立柱,想象着建造这么一个高立柱到底有何用意?不远处,一位西装革履的男生从一辆宝马越野车上下来,只见他一手拉着皮箱,一手打着手机,走路一阵风,头也不抬一下,径直向郭晗琦走来。

“喂!老爸,我到了,我让司机直接回去了,我不乐意他在这里,我自己能行,有事情我再电话你,就这样,挂了......”打电话的男生叫李明辉,一位富二代。

李明辉刚挂完电话,头还没来得及抬起来,便一头撞到了郭晗琦的背包上,把郭晗琦撞了个踉跄,背包掉在了地上。“没长眼啊你,站在这儿挡道?”李明辉骂骂咧咧着,瞪了一眼一身中山装的“外星人”,大声训斥起郭晗琦来:“哟,外太空来的?没走错地方吧?”

撞了人不道歉不说,还训斥起别人来。郭晗琦瞬间被他气得浑身发抖,他本想提起拳头,上去狠狠给男生一拳。正当他握紧拳头走向李明辉的时候,他突然想起离开家之前父亲叮嘱的话:“出门在外,为人处世要小心谨慎,和为贵。”他便强忍着内心的气愤,停下脚步,用愤怒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男生。

李明辉又撂了一句:“看什么看?土包!”便转身消失在人群中。

不远处,一位身穿粉色连衣裙的清秀女孩,手拉着皮箱,往学校走来。远远望去,女孩纤纤细腰,颜笑如春桃。一阵微风掠过,犹如一朵浅浅的荷花在荷塘间随风舞动。郭晗琦和男生相撞的时候,女孩恰巧就在男生身后不远处,相撞的一幕她看得一目了然。女孩看着这位盛气凌人的男生,用充满厌恶的眼光撇了他一眼,走上前去帮郭晗琦捡起了地上的背包。

郭晗琦面对这位美丽可爱的尤物,思绪有些混乱,不知所错,他突然觉得自己进入了梦魇。他正在努力让自己从梦魇中挣脱出来,从这个尤物身上回归到现实。慌张中说了句“谢……谢……”

女生笑了笑回答:“没什么,应该的,你也是新生?”

“是的”,郭晗琦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回答着。

女生伸出右手,意思要跟郭晗琦握手,说“我叫刘怡辰,很高兴认识你。“

郭晗琦看着洁白如玉的细手指,不敢相握,他看了看自己黑峻峻的皮糙肉厚的大手,在中山装上蹭了蹭,蜻蜓点水似的触碰了一下女生的手。

女生笑着问:“你是哪个专业的?”

“中文系广播电视编导。”

“真是太巧了,我也是,咱一起过去办手续吧!”

沿着指引路线,两人一起向校院走去。都是新人,难免对新校园有较多新鲜感,走马观花似的浏览着前行。进入校门,右手边是一个教职工服务中心,二楼是学生食堂。刘怡辰说:“据说二楼是学生们的 ,在那里学生可以开些实惠小灶。”左手边是“计算机系综合楼”,一座有年头的白色四层建筑物,当然从文字上也能看出是计算机系的天下。

顺着道路前行,欢迎新生报到的不仅仅是各系的一条条随风飘扬的彩色条幅,还有道路两旁微风吹拂的金色垂柳。在秋日的斜阳下,两排金色垂柳犹如身着金色连衣裙的少女起舞相迎,两人本想驻足,好好欣赏一番这金色垂柳,却被阵阵喧闹声所吸引。两人这才发现,左手边一超大方形花园的前方,耸立着一座高大宏伟的棕色建筑,棕色建筑正中央镶嵌着“汇文楼”三个大字。此时汇文楼下人头攒动着。打听了引导员才明白,原来因新生报到人太多,学校的操场显得有些拥挤,中文系及广电专业报到处,从操场迁至汇文楼前办理。

远远看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字横幅在微风中飘扬着,横幅下面一抹红布铺通六张办公桌,一个高大帅气的男生,落坐于最左边,有条不紊地给同学们办理入住登记手续。旁边一位云堆翠髻、颧高清瘦且不像学生模样的女人和几个学生模样的男女,帮助新生安排其他事务。两人便匆忙地走上前去排队,刘怡辰突然发现眼前闪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当排办公桌前才发现是她的表哥张晨宇,她兴奋地喊:“表哥,怎么是你”?

张晨宇抬头一看是刘怡辰,停下手中的笔。

“哟,老妹儿啊!你来了。表哥我这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啊!被抓壮丁抓来的劳工。”

旁边一位颧高清瘦的女人,狠狠地瞪眼看了他一眼。

刘晨宇话语急转,“跟老妹儿开个玩笑。我是你们的师哥,也是学生会主席,做这些事情,当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晨宇起身打量着郭晗琦,自我介绍说:“张晨宇,这位男生是?”

“郭晗琦,山东的。”郭晗琦急忙回答道。

“好地方,龙江师专欢迎你!来,我们办理入校手续吧。”

两人便按照流程,有条不紊地办完入校手续后刚要离开,这时候,清瘦的女人拿着话筒喊着:“广电班(广播电视编导简称)下午到汇文楼教室集合,安排宿舍。”刘怡辰轻声咨询了表哥才知道,这位清瘦的女人原来是本系指导员。

午饭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同学都陆续赶了来,也许是到了一个新鲜环境,教室里同学们犹如麻雀炸了窝,叽叽咋咋乱喊乱叫着。讲台上站着指点江山的,乱写乱画激扬文字的;课桌上坐着的、躺着的、窗户上趴的、凳子躺的,整个教室嫣然成了Pose的训练场。一些人嘴里也不闲着,瓜子零食劈里啪啦地响着。更令人搞笑的是有两个人对着窗外大喊大叫个不停,原因是对面房屋上停着几只飞累的鸽子,他们想用自己的*哭狼嚎声把鸽子吓走。

郭晗琦走进教室,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他欣赏着新同学每个人的兴奋表情。教室里一片狼藉,场面和高考前一天晚上同学们把书本抛向空中,任凭书本自由飞落的场面比较起来并无多大差别。正当大家犹如无头苍蝇,到处乱窜场面将要失控的时候,一位眼镜男红光满面推门走了进来,目测眼镜男已过不惑之年,头发还算不错,地中海情景幸运的没有在他头顶出现。用刘怡辰话讲,从红光满面看,眼镜男不愧为一枚中年油腻大叔。

眼镜男走进教室后,大家这才消停下来,迅速坐好。郭晗琦环顾四周,发现那位盛气凌人的富二代李明辉也在广电班里。

眼镜男面带微笑环顾四周,和蔼地和同学调侃说:“看大家今天都很兴奋,我这个糟老头很幸运成为你们的班主任。我叫李一鹏,从今天起,我便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一生终将难忘的三年大学时光,希望大家在新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共同奋斗、相互团结、相互提携、相亲相爱......”眼镜男一口气说出了一连串几十个词语,令大家听得快要窒息,同学们的脑袋还在高速运转聆听着眼镜男快语,眼镜男却选择瞬间停顿了下来。同学们高速旋转的思绪还没来得及转过弯,针对眼镜男语言的紧急刹车显然有些不适。脑袋像突然断了片,僵在那里。

为了舒缓了安静的气氛,李一鹏咳了一声说:“在我们这个班里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入学学分 的两名学生,一位是郭晗琦,大家认识一下。"郭晗琦被这种场面弄得发懵,紧张得手心出汗。心想这次考的分数在山东是低的,怎么就......慌张的起身中,他还差点没把桌子掀翻,(事后才知道,山东招生分数和东北地区招生分数在普通大学中相对较低。)大家一片哗然。引起这一片哗然的,不是桌子被掀的问题,而是这两位当中竟然有这位衣着老旧中山装的男生。一阵骚动后,老师刚要来介绍下一位同学,“砰”的一声,教室的门被撞开,一位性情傲慢、刁蛮无理公主样女生红着脸,举手招呼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眼镜男示意让她进来.

撞门女生环顾四周,发现其余都已坐满。只有郭晗琦的旁边有个空闲座位,因为一身板正中山服的郭晗琦,让大家觉得有些距离,同学们不愿靠近。撞门女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只好牵强着坐下。

李老师接着介绍,下一位是孙子若。撞门女生屁股还没坐稳,听到讲台上喊自己的名字,以为自己刚才的事办得有些不妥,便起身大喊了一声“到!真不好意思,刚才走得急,我不是故意的。”孙子若的一席话引起同学一阵哄堂大笑。身后的同学急忙告知,是在夸她学习不错。她这才回过神儿来,冷冷地笑着道:“一般!一般!”

李老师示意让其坐下,接着说:“我们这个专业成立时间不长,经验有些不足,所以要求同学和老师一起探索这个专业的发展道路。在这个专业上我们上一届师哥、师姐,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做得很好,走出很大的一步。相信我们这一届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会把我们这个专业发展的更大、更强、更专。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以后的学习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再具体共同探讨。下面我们开始抽签分宿舍。”

李老师说起这段话时,同学们当时觉得老师太谦虚。但在以后的教学和实践中很快告诉大家,证据确凿,呜呼哀哉!

(未完待续)

作者:郭保栋笔名:北土,山东菏泽东明县人,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青年产业工人协会会员,公司经理。作品散见《中国汽车用品报》《牡丹晚报》及《中国乡村》《家乡》等杂志,以及各大文学网络平台。

壹点号心梦文学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pz/402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