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张逸菲/文时硕/视频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摄图
00:359月27日凌晨三点,安徽省无为市的一家宾馆内,河南安阳寻亲者、62岁的王文书睡不着了。还有不到六个小时,他就要启程前往仓头镇蔡湾村的季氏祠堂认祖,漫长的60余年等待,在全社会各方的共同的努力下,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个因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而被遗弃的“国家孩子”,终于踏上了回家路。
天一蒙蒙亮,王文书和他老伴儿都醒了。他们叫醒还在美梦中酣睡的两个年幼的孙女,一家六口穿戴整齐,吃完早餐,就要前往季氏祠堂,那里都是附近村落的季氏子孙,他们等待王文书,也已经很久了。
王文书特地穿了一件新的衬衫,亮白色、泛着点淡紫,衣服上还有新鲜的折痕,映衬着瘦削的老人,显得无比精神。
据考证,季氏祠堂已经有近年的历史了,季氏的族谱里,有近五万人,在附近十里八村中,是个大家族。早上九点半,在族长的带领下,王文书进行了庄重的祭拜仪式,族人将他正式记入季氏家族中。王文书说,“我亲生父亲去世得早,但我翻阅家谱,家人应该就是给我留了个禄字,我叫季益禄。”
季氏祠堂位于蔡湾村,离七广村的季家老宅不过四五公里,祭祖完毕后,王文书与家人、携同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一起,驱车前往七广村,在那里,他的大哥季益福、弟弟季益寿和一众亲人们,正在等着他。
四五公里的车程,王文书透过车窗,“贪婪”地注视着窗外的一切,这本该是他幼年跑遍又玩遍的地方、路两旁的树木本该数年如一日的见证他的成长。路那边的石墙,有没有兄弟们一起玩闹攀爬过的痕迹?小渠旁的垂柳,是否曾被同村调皮的小孩折弯、编成树冠戴在头上?
转眼间,七广村的村口到了,数不尽的邻里乡亲在村口迎接着,王文书看到一个又一个朴实的笑脸,他们冲着车的方向挥手;他看见了弟弟季益寿,黝黑的面庞上透露出掩藏不住的激动,王文书下车,穿过人群来到弟弟身旁,对上那与他别无二致的眼眸,他热泪盈眶,“弟弟,我回家了。”
汽车开不动,从村口开始都是人,有的是七广村本村人、有的是邻里村落里其他季氏族人,他们老早听说60年前送到上海的娃娃回家,都想过来看看他。
“你跟你娘长得是一个样儿!”王文书一路走着,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如今的七广村,留下的多是与他年纪相仿的村民,上一辈儿的老人也有在的,谁家的孩子被送走,大家心里都有数,他们双眼含笑、细细打量王文书,“这可不就是咱们季家人!”
从村口到季家老宅,沿途中彩旗遍布,王文书们每走一个路口,鞭炮声不断,这是弟弟季益寿自从比对成功后,十余天内做的安排之一,他说,季家老宅不太好找,顺着彩旗走,就能找到家。
季家的大哥季益福在老宅门口等着二弟王文书,季益福今年72岁,外甥杨祖华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这次回来,发现大舅生了病、骤然消瘦了很多,身体一下垮了。9月15日DNA比对结果出来后,大舅激动地想立刻动身前往河南省安阳市见王文书,家人千劝万劝才劝住了老人家,“我们告诉他不要着急,我们要准备周全了,带二舅风风光光祭祖认亲。”
马上就要到老宅门口了,王文书的心跳得越来越快,他看到一个比他矮一些、佝偻着拄拐棍的老人,一种难以言喻的认知击中了他,“哥,这是咱们大哥。”季益寿指着季益福,对王文书说。
眼看着大哥颤颤巍巍向他走来,王文书快步向前,血脉的感知激起他激动又难过的思绪,他扶住大哥的双臂,“大哥……”,纵使季益福平日里内敛沉稳、家人也怕他情绪起伏过大提前告知他不要太激动,可他丝毫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兄弟三人搂在一起,抱头痛哭。
王文书说,认亲过程中,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见到了哥哥,“我见到他,又高兴又难过……”王文书说着说着突然哽咽,“我看到他身体不好,真的很难受。”
杨祖华在一旁看着,复杂的情绪始终萦绕在心头。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虽然始终沉浸在二舅回家的喜悦和幸福中,他又高兴、又有些遗憾,“如果我母亲能到现场,那就圆满了。”
季益秀是季家三兄弟的大姐,长王文书15岁,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姐。可如今,她因为阿兹海默症,常年在江西景德镇,如今已失去自理能力,卧病在床,平时也不认得人,“我们告诉她二舅要回家了,她的眼睛亮了起来,或许她知道。”
回到老宅,王文书和家人们的心仿佛一下找到了归处。他在这里出生,老宅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翻修,为了迎接他回家,季益寿这些天请人重新又翻修了一遍;不仅如此,这次王文书返乡认亲的所有仪式,大大小小事物都是这个小弟弟操持的,老宅门口还扎了一个大大的拱门,前来相送的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的会长李勇国说,帮助这么多人认亲,这么大阵仗的,还真是第一次。
王文书心里更是满满的感激。老家人多,这次来的,还有他的堂表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争先恐后介绍自己。
离家六十载,乡音他有些听不懂,有时还需要人在旁翻译。尽管如此,浓厚的家庭氛围,让从小没有过多兄弟姐妹的他,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快要溢满的亲情。
“高兴,我很高兴。”大哥拉着他不放,不断询问他几十年的生活;旁边,儿子在跟外甥、其他小一辈的堂表兄弟姐妹们聊天,一片欢声笑语;再往门外看,两个小孙女已经跟其他小孩玩“疯”了,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洒满整个院子。
像是有一双温柔的双手,轻柔地抚平王文书心里凹陷的一处,脑海里突然映出一句话,“此处安心是吾乡”。
编辑:刘梦鸽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