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北京世园会,将是一场奇花异草的大联展。届时,不仅将有原地保留的5万棵树木让世人感受北国林地风光,还将有多个植物品种与中外游客见面,带领我们共读一本植物百科全书。此外,作为海岸卫士和地球之肺的国内首个室内红树林,也将揭开神秘面纱。
“植物是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桥梁,植物的力量、智慧、对人类的贡献,以及带给我们的各种物质、文化、精神的体验都会在北京世园会上得到充分体现。”北京世园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说。园区内,游客将能欣赏到中国特色花卉、乡土花卉、自育新优花卉共多个品种,其中岩青兰等野生花卉20余种、牡丹芍药等传统名花40余种、自主知识产权花卉40余种、*针草等国外新品种40余种等。
植物展示的同时,世园会还将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全产业链角度,展示花卉、果树、蔬菜、中药植物、茶、咖啡等众多内容。例如,百果园将打造汇集新优品种、技术兼具文化科普功能的景观式展园;百蔬园将全方面展示有滋有味、多姿多彩的蔬菜,形成特色休闲体验园;百草园将带领游客感知中草药的发展及演变,体验百草、本草、药草带来的健康生活。
“生态优先”是世园会建设的首要原则,园区林地,原为延庆新城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工程,源于历史上大规模平原造林工程。这里曾种植了新疆杨、国槐、刺槐、垂柳等不同种类的植物约5万棵,有的栽植时间已超过20年。世园会建设中不仅对此进行了原地保留,还根据景观需要,增添了10多万棵乔灌木,构建郁郁葱葱的北国风光。
作为世园会核心场馆之一,游人还将在植物馆看到首个北方温室红树林。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潮间带滩涂上的乔木和灌木森林的统称,是分布在三种生态系统边界上的特殊森林。植物馆将再现红树林适应海潮涨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盐等特征,展示红树林作为海岸卫士和地球之肺的生态功能。在植物馆共汇聚了种珍贵植物,将通过红树林、热带雨林、蕨类、棕榈、食虫植物、苔藓等展现植物王国的多样性,以及植物生存和适应环境的卓越智慧。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李瑶
监制:童曙泉、闫雪静
编辑:王海萍
流程编辑:孙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