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的古意论和浴马图赏析

#赵孟#年,元代赵孟在自跋的一幅画卷中首次提出了、在中国绘画史上极有影响力的“古意论”,这样写到:“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后又在其他作品题跋中多次提到古意。

我们结合赵孟的作品《浴马图》来看看他提倡的古意是什么。之所以选用这幅画,是因为在存世可见的作品中,《浴马图》是最能集中体现他的古意论思想的画马作品。

赵孟《浴马图》画芯全图

《浴马图》绢本设色画,纵28.1cm,横.5cm,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赵孟画马始学韩干,后学李公麟。他曾在《人骑图》题跋中写道:“吾自小年便爱画马,尔来得见韩干真迹三卷,乃始得其意。”赵孟画马取得登峰造极的境界完全靠天分加上勤奋,他在《人骑图》的题跋中写道:“画固难,识画尤难。吾好画马,盖得之于天,故颇尽其能事,若此图,自谓不愧唐人。世有识者,许渠具眼。”可见一斑。

赵孟《浴马图》局部一

《浴马图》描写的是在盛夏的郊外,一泓宽阔的溪水,潺潺流淌,清澈透底,溪边河岸上梧桐垂柳,茂密成荫,有骏马十四匹,奚官九人。画面色彩丰富且明快,生活气息浓郁,马的花色、姿态各异,奚官穿戴和行为不同。

赵孟《浴马图》局部二

1、人物、马匹采用唐代画法。画中人物的幞头、服饰的圆领窄袖都是唐人的装扮,人物丰腴不臃肿,设色匀厚而不粉腻,这是唐代人物画的特点。

唐人装扮人物丰腴不臃肿设色匀厚而不粉腻

而马匹结合了韩干和李公麟的画法,兼而有之。比如:马的鬃毛与尾巴画法就是采用了唐代画马技法,利用近似平行的曲线按照一定排列顺序画之,然后用色渲染,极具装饰性,这是唐代画马明显特点。

马的鬃毛与尾巴装饰性特点运用了唐宋画马技法

2、山石和草木融入宋代的画法。既有写实成分,也有较强的宋人绘画风格。能做到在大处洒脱的放笔,又能在精微处一丝不苟,所谓收放自如便是善于取法之写照。比如:山石笔法沿用了北宋风格,而在渲染上则又有唐代风格,山石质感坚实且平滑,用淡墨线勾画轮廓,用稍浓的墨色强调突出结构。皴檫不多,用法比较灵活,既有董巨画派的皴法,又有李郭画派笔法等等。

近处水草画法源自宋代花卉技法多用双钩法,设色细腻饱满

近处水草画法源自宋代花卉技法,多用双钩法,设色细腻饱满。远处水草则以中侧锋直接画出。

远处水草则以中侧锋直接画出

柳树用双勾并设色,渲染时分阴阳向背,纹理组织细腻,有宋代画风格意趣。

柳树用双勾并设色

中国文人马画艺术经典之作赵孟《古木散马图》赏析

春节看名画:宋代李公麟《五马图》赏析

他画马曾经被人讥讽,却成为时代巨匠受人膜拜

初学国画如何选用宣纸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hy/646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