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您知道北京最喜欢哪个数字北晚新视

白癜风现在哪里就诊 https://m-mip.39.net/m/mipso_9192457.html

来了您呐(点上方)里面请~

中国人喜欢吉利数字,尤其是四、八这样的双数,所谓“四平八稳”。北京这样的古都自然不能免俗。

不过咱北京哪个数字用得最多呢?那大概就是“八”了,随便一数就能列出七八个……

燕京八景

蓟门烟树碑

金台夕照(非原景)

西山晴雪碑

玉泉趵突(非原景)

卢沟晓月碑

琼岛春阴碑

太液秋风

(右滑看图)

北京地区自辽代始称“燕京”,而八景则是由金代第六任皇帝金章宗命名;清代又由乾隆皇帝亲自主持更订了名目,并在每一景点所在地树御碑一通,再次钦定了八景。

“燕京八景”即: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可以归纳为“春夏秋冬,日月雨水”。

琼岛春荫:

位于北海公园琼岛东北山下

太液秋风:

位于中南海内

蓟门烟树:

位于北三环蓟门桥附南边

卢沟晓月:

位于北京卢沟桥

西山晴雪:

位于北京香山公园内

玉泉趵突:

位于京西玉泉山

金台夕照:

现已不在,据说在今关东店东南,50多年前还有半截残碑

居庸叠翠:

位于居庸关西南4公里处

(上滑观看)

除了皇帝钦定的“八景”外,还有民间所谓“小八景”:银锭观山、东郊时雨、西便群羊、南囿秋风、长安观塔、西直折柳、回光返照、燕社鸣秋

现存的银锭观山碑

银锭观山

位于什刹海,从前站在什刹海边银锭桥上远远望去,可以见到西山。故有此景。如今景已不在。只存“银锭观山”四字。

东郊时雨

东郊指齐化门(今朝阳门)外,当初那里良田万顷、杨柳依依,一派田园风光便引出东郊时雨一景儿。如今景已不在。

西便群羊

原指西便门外护城河坡上草地散落的数十块白色大石,远远望去似羊群栩栩如生,故有此景。如今景已不在。

南囿秋风

当年的南苑(又叫南海子)草木丰茂,林泉溪水,环境优美。因此每年秋季皇帝都来这里狩猎。加上这里饲养仙鹤、麋鹿等动物,也就有了“南囿秋风”。如今景已不在。

长安观塔

原西长安街的庆寿寺有双塔(今电报大楼位置),便有了“长安观塔”一说,但随着兴建长安街双塔被拆除。如今景已不在。

西直折柳

旧时的西直门外长河两岸垂柳成行,远处西山绵延清秀,每年清明后,绿柳茵茵,人们竞相到此游玩,折柳相赠,便有了这一景。如今景已不在。

回光返照

当年的灯市口有二郎真君庙,据说日出时分,紫禁城内中和殿殿顶正中的镏金宝顶。会反射阳光,直射到二郎真君庙,便形成了“回光返照”奇妙的景象。如今景已不在。

燕社鸣秋

在京城大兴区采育镇有一两丈高台,称为“聚燕台”。每到秋天,数万燕子季节在“聚燕台”,然后竞相振翅高飞,便有了“燕社鸣秋”的典故。如今景已不在。

燕京八绝

景泰蓝

牙雕

雕漆

玉雕

京绣

金漆镶嵌

花丝镶嵌

宫毯

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它们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在清代均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并逐渐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称作“燕京八绝”。

除了八景、八绝,还有老北京的饭馆:“八大楼”、“八大居”、“八大坊”、“八大春”等。

八大楼

早年的东兴楼

早年饭馆有所谓“堂,庄,楼,居,斋,坊,轩”等,都是依据规模大小进行的分类:最大为堂,比如王爷大臣设宴都在这里(如现今已不存在的“十大堂”)。小一点的“楼,居,坊”等级的饭馆,相对一般百姓也可以去得起,不过如今很多已经不复存在……

早年的致美楼

当年“八大楼”依次为东兴楼(萃华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正阳楼、新丰楼、安福楼和春华楼,多以鲁菜为主。当年鲁菜在老北京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山东人能吃苦、善于经商,加上山东物产丰富,饮食习惯也容易接受。八大楼里除东兴楼在东安门、安福楼在王府井、萃华楼在八面槽外,其余都在繁华的前门大栅栏一带。现在营业的只有东兴楼和泰丰楼。

东兴楼

开业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年),被誉为八大鲁菜饭庄之首,位于东安门大街路北。如今总店位于东直门簋街,六里桥、广安门有分店。

泰丰楼

开业于清同治十三年(年),位于大栅栏煤市街,口味在八大楼里保存最为完好。

致美楼

开业于明末清初,原为姑苏菜馆,后改为山东菜系,位于前门外煤市街,陶然亭有分店。

鸿兴楼

是一家以饺子出名的老字号,早年于菜市口开业经营,属山东菜系。

正阳楼

开业于清咸丰三年(年),位于前门外肉市南口,当时以涮羊肉和螃蟹宴闻名京城。

新丰楼

民国四年(年)在虎坊桥香厂路口开业。以山东风味特色成为著名的八大楼之一。

安福楼

以鲁菜和川菜闻名。最早开业于王府井,曾在朝外关东店重新开业。

春华楼

位于和平门五道庙,年张大千到此用餐,曾传授一道“张大千鱼”,成为此处名菜。

八大居

如今的同和居

“居”的规模比“楼”略小,更加贴近百姓。老北京“八大居”也以经营正宗“鲁菜”为主,和“八大楼”一样享誉京城。

“八大居”的说法儿不一致,有认为指:砂锅居、广和居、天兴居、鼎和居、同和居、义盛居、会仙居、福兴居;也有认为是指:同和居、砂锅居、广和居、泰丰居、万福居、阳春居、东兴居、福兴居这八个。不过柳泉居,沙锅居、同和居因为生意好,并称“名三居”。现在“八大居”也只有近一半保留下来。

同和居

同和居创立于年,同和居菜单中有很多宫廷御膳房的名菜,尤其是“三不粘”。如今总店位于月坛,分店在什刹海。

砂锅居

砂锅居始于年,最初名为和顺居,因一口据传自明代的特大砂锅而得名“砂锅居”。菜品以砂锅白肉为最佳,如今总店位于西四,分店在甘家口和六里桥。

柳泉居

始于年,提到柳泉居就想到豆包……柳泉居现在集宫廷,山东,清真菜系于一体,烤馒头,豆沙包等都是特色。总店地址在新街口,专卖面食的分店很多。

八大坊

如今的便宜坊

“坊”比“居”规模更小一点。老北京“八大坊”一般指泰合坊、六合坊、均宜坊、明宜坊、便宜坊,名字是五个,但早年便宜坊有四个分号生意红火,因此加上这四个分号就成了“八大”。

如今“八大坊”只有始于年(比全聚德要早了多年)的便宜坊一家尚存。焖炉烤鸭是便宜坊的金字招牌,若说最传统的烤鸭,非便宜坊莫属。如今总店位于崇文门,有多家分店。

八大春

年的同春园饭庄

除了八大楼八大居等,还有个比较特别的归类“八大春”,是旧时八家名字里带春字的饭店统称。即:上林春、淮扬春、庆林春、大陆春、新陆春、春园、同春园、鹿鸣春。这八家店均设在西长安街一带,以江浙、淮阳风、广东等风味为主。

年恢复营业的淮阳春

“八大春”中现存的只有同春园和重张的淮扬春,同春园擅做鱼肴,如清蒸鲥鱼、双鼠黄鱼、清蒸鳜鱼、炒鳝丝、炒鳝段等。点心以小笼包子最为有名;淮扬春的特色菜有三丝鱼翅、一品官燕、扒熊掌、扒三白、锣锤鲜贝、贵妃鸡翅、清蒸蟹等淮扬名菜。

八大碗

关于饮食,老北京还有所谓“八大碗”。传说源自八仙过海后,因腹中饥饿行至一农宅“借走”八样菜肴而得名……当然八大碗真正是源于鲁菜,实际上是过节时的流水席,因而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八大碗”。

“八大碗”指主菜须有八碗,而凉菜、主食、配菜、小菜都不算在内,取其“四平八稳”的寓意。北京的“八大碗”也分汉族八大碗;满族八大碗;粗八大碗;细八大碗等。

汉族八大碗

大碗三黄鸡、大碗黄鱼、大碗肘子、大碗丸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还有大碗排骨;

满族八大碗

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和阿玛尊肉;

粗八大碗

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和家常烧鲤鱼;

细八大碗

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和松肉……

京八件

京八件是历史悠久的京式糕点代表之一。有酥皮大八件、奶皮小八件、酒皮细八件之分。馅料采用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枣泥、椒盐、葡萄干等八种馅心制作而成。有大八件、小八件、细八件等区别。

大八件

一般是八件一共一斤。寓意:福、禄、寿、喜、财、文、吉、祥。象征幸福的福字饼;高官的太师饼;长寿的寿桃饼;双“喜”字的喜字饼;财富的银锭饼;文采的卷酥饼;“吉庆有余”的鸡油饼;早生贵子的枣花饼……

小八件

一般是八件一共半斤。做成各种水果形状:小桃,俗称寿桃,小杏,谐音幸福;小石榴,多子;小苹果,平平安安;小核桃,和和美美;还有小柿子、小橘子、枣方子等,各有寓意。

细八件

则制作精细、层多均匀,馅儿柔软起沙,果料香味纯厚。外型有三仙、银锭、桂花、福、禄、寿、喜桃等花样。

八大祥

当年的瑞蚨祥

前门大栅栏一带的老北京“八大祥”,即最负盛名的八家绸布店。不过随着岁月的变迁和店铺间的兼并、败落,其实先后入选“八大祥”的店铺曾有十几家之多……

目前说法比较统一的则有:瑞蚨祥(大栅栏)、瑞林祥(前门大街)、瑞生祥(前门外打磨厂)、瑞增祥(前门大街)、瑞成祥(具体位置不详)、广盛祥(大栅栏)、益和祥(珠宝市)、谦祥益(廊坊头条)、祥义号绸布店(大栅栏);还有东四牌楼的东升祥、西四牌楼的丽丰祥。

如今的谦祥益

可惜如今,大栅栏只剩下八大祥中的瑞蚨祥、谦祥益、祥义号,西四还有丽丰祥,其余的几大“祥”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八大胡同

“陕西巷里觅温柔,店过穿心回石头;纱帽至今犹姓李,胭脂终古不知愁;皮条营有东西别,百顺名曾大小留;逛罢斜街王广副,韩家潭畔听歌喉。”

这首诗可以说串起了包括“八大胡同”在内的烟花巷。“八大胡同”位于前门大栅栏一带,早年宣武区最东边。人们曾罗列其中最著名的八条胡同: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胡同(旧名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棕树斜街(旧名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旧名大力胡同和小力胡同)……当然“八”同样是个虚数。八大胡同并不止是烟花巷,早年这里戏园、茶楼、会馆一应俱全。

天桥八大怪

演员表演天桥八大怪之一“赛活驴”

在清朝前期,前门以外到天坛之间存在一片水域。为方便皇帝每年的祭天活动,修建了一座汉白玉“天桥”。后来天桥不复存在,该地区逐渐成为整个北京底层市井文化的重要标志,并出现以“天桥八大怪”为代表的民间艺人群体。

“天桥八大怪”是三拨不同年代的艺人。他们或身怀绝技,技艺超群,或相貌奇特,言语怪异。第一拨出现于清末咸丰同治光绪年间。他们是:穷不怕、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嗡子、常傻子,共八位民间艺人;第二拨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他们是:让蛤蟆教书的老头、花狗熊、志真和尚、傻王、耍金钟的、赵瘸子、程傻子、老云里飞;第三拨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分别是:云里飞、焦德海、大兵黄、大金牙、沈三、拐子顶砖、蹭油的、赛活驴八位艺人。

这样看起来,咱老北京的“八”这个数字,的确不一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hy/632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