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春日郊外诗,写尽了春天的清新与欣喜,

春风十里,春回大地,万物萌生。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窗外的阳光明媚,一片清新景象,人也精神抖擞了。

春天是最美、最活泼的季节,踏春赏花赏景正当时。此时,诗人们都爱写春赞春,把美好的春天留在诗卷中。

趁着春天,我们一起品读一首春日诗,体会诗中的春天之美。

春日郊外

宋·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这是一首写初春景色的诗,作者是北宋诗人唐庚,他是北宋官员。

唐庚的这首《春日郊外》写的是初春郊外的迷人景色。我想这可能是诗人初春到郊外踏春时的所见,由此引发了诗情,而写下了这首诗。整首诗写得清新雅致,诗句美妙,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早春二月,天气尚寒,城里丝毫没感到有春光,但已是春天了。

春日暖阳,趁着好天气,唐庚到郊外走走。他来到郊外,却惊喜万分,这里一片春光。

城外溪边的榆树槐树已抽嫩芽,枝头上半是鹅黄初绽了。他终于感受到春天到来了,虽然百花没开,但树木半黄,就是春天带来的消息。

诗的开篇点题,诗人先从城里还没觉得有春光写起,到郊外漫游,却发现树色泛黄,来写早春的到来,让人喜出望外,特别惊喜。这样的开头富有小清新,从而引出了下文写景。

“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承接着前面的“春光”二字,诗人对郊外的春光进行具体描写。

向远望去,眼前一片开阔。青山如画,依稀可见那残存的积雪点缀其中。如此色彩鲜明的景色让诗人很是喜爱。

春水渐渐上涨,水如明镜。岸边的垂柳新绿,婀娜多姿,倒映在水中。

春风轻轻地吹来,那垂柳的绿丝绦随风摇曳,那水面上的倒映画面充满了动感。

“山存积雪”、“水中垂柳”的景色美得醉人,只有早春才能见到。此刻,能与如此难得的美景相遇,唐庚心中特别欣喜。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春日暖阳下,黄莺在动听地鸣叫,就像人在对谈一般。

一阵春风从草地那边吹来,送来了阵阵芬芳的药香。

这两句,诗人从听觉和味觉来写郊外春景,使用了倒装句,从而突出了莺声因为暖日而动听,春草因为春风而传播药香。这“莺边日暖”、“草际风来”让人自然地想到了春日的美好……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满眼是清新的春光,诗人感叹清景难摹,笔锋一转,就用“疑”字引出了末两句。

他觉得这景中本来就藏着美妙的诗句,正想下笔写时,却又感到一片茫然,脑子里一片空白。

由此可见,这春景真的是太美了,诗人都在为想不出诗句而怅然,就此嘎然收尾,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这样的结尾留有遗憾,却又余味无穷,很有新意。

纵观全诗写得富有新意,语言简练,意境清新开阔,色彩明丽,写景富有特色,写尽了春天郊外的清新美景,让人感到欣喜,句句美妙,堪称精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hy/584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