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栽培历史,你应该知道的栽培技术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88851.html

梅,别名干枝梅、春梅、红梅。梅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先花后叶,立干挺拔直立,小枝细长,绿色或暗红色,无毛。树干褐紫色,有纵驳纹:大枝略下垂。自然扭曲垂拂;小枝多为绿色。花生于一年生枝的叶腋,单生或2朵簇生,花色有白、粉红、红等,有香气,在冬季或早春展叶前开放。核果,近球形,两边扁状有沟,未熟时为青色,成熟后为黄色,果核有凹点,果肉与果核不分离,果在5—6月成熟,可供食用,味酸。

栽培的梅树在黄河以南地区可露地越冬,经杂交选育的梅花在北京可稍加保护露地越冬。性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有一定的耐寒力。喜阳光,宜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较耐瘠薄土壤,亦能在轻碱性土中正常生长。忌土壤积水。不宜在风口处栽植。

梅花的历史

梅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多年的应用历史。《书经》云:“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礼记·内则》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周南》云:“缥有梅,其实七兮!”在《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梅。述古书的记载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种植梅树的目的是作为食品或供祭祀之用。至少在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成为家梅果梅。年,我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说明早在年前,梅已用作食品。

在长期的驯化栽培过程中,梅中出现了复瓣、重瓣、台阁,奇异的花瓣或萼片,新奇的枝姿和色泽艳丽的花朵等,于是有心人便另行繁殖栽培,从而培育出许多观赏价值高的梅新品种,所以,“花梅”源自“果梅”。据推测,此时期约在西汉初叶。有关梅花品种的文字记载是同时期的《西京杂记》。如“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继后扬雄所著《蜀都赋》中有“被以櫻梅,树以木兰”的记述,可见在多年前,梅已作为成都地区城镇或庭院的绿化树种了。

在晋代,梅花栽培较为普遍,亦有咏赞梅花的诗赋出现。如曾做过丞相的陆凯,在早春梅花初开之时,自湖北荆州摘下梅花,托邮驿赠送远在长安的范哗,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可以说自陆凯始,梅花与梅果一样,可作为馈赠佳品,它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到南北朝时,梅花的应用愈来愈多,有关梅花诗文、韵事也多了起来。“梅于是时始以花闻天下”(南宋杨万里《和梅诗序》)。

《金陵志》载:宋武帝刘裕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此时文人咏梅、写梅的也很多,如宋代的鲍照有《梅花落》诗,梁代的萧纲(简文帝)有《梅花赋》,何逊有《扬州法曹梅花盛开》等诗,阴铿有《咏雪里梅》等诗,陈代的苏子卿、北周的庚信,也都有咏梅之作。隋、唐至五代是梅花裁培渐盛时期,品种有所增多,这就引起了文人雅土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hy/537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