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柳成荫原创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41952.html

文/携一缕云烟

俗语说得好:

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句话,不过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心而为的事,结果事与愿违;不经意去做的事,反倒成功了。

抛开这层含义不说,从字面上看,可见柳树那种——随处随意就能够很好生存的顽强生命力了。

乡村过去,房前屋后,河沿塘畔,杂木很多。常见的就有柳树、楝树、椿树、榆树、槐树、桑树、泡桐等。

这些杂木,过去年代,各有各的用场,这里不必赘叙。

如今,形势早已大变,乡村环境讲究美化,许多杂木,已无用武之地,因此逐渐减少,以至完全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唯有柳树不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乡村一道必不可少的亮丽风景。

过去农村,柳树的栽种,极其简单。老柳树上随便截几段粗细相当的柳枝,靠近水畔一插,到时候就会青枝绿叶的勃勃生长。即便谁家用细软的柳枝,编插个菜园篱笆,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日子久了,也会长成一道厚厚的绿墙。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这样说,不仅道出了河沿地带最适宜种柳,而且说明了柳树是乡村春天的第一道风景。柳苞新芽,预示着冬天即将过去,新春开始发力。

看柳,总是先看它的色泽。

无论河柳(过去故乡农村几乎全是河柳),还是垂柳,都是由最先的鹅黄嫩绿——远看柳色近却无,到一天天眼瞅着由浅到深,再到全身碧翠,然后绿得越发深沉浓厚了。

这种似乎看见又看不见的神奇变化,光用赏心悦目来形容,总觉得还是不够充分,还是有所欠缺,不能完全表达出——爱柳赏柳者的思想情感。

沿河看柳,待到绿柳生烟,春风荡漾,沿河两旁,无论岸上还是水中,全被绿染。一眼望去,晴日犹如袅袅炊烟,绿意萦怀。雨天,一河两岸,好像飘荡着层层绿雾,不断缠绕蒸腾,感觉简直就是年少胸中——对恋人那般日夜化不开的缕缕情愁。

柳树的万千姿态,那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了。所谓风吹杨柳,婀娜多姿。所谓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杨柳万千条。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谓柳姑娘,柳妹妹,长发飘飘,长发披肩,长发及腰,美如瀑布,等等好比昵称。世人的欣赏、赞美、爱怜之词,已然举不胜举,不一而论。

说了这么多爱柳的话语,让我想起了《一根柳木》的故事。这里不妨长话短叙。

上高中那会,学校离家三十多里路程。我们一群村前庄后的孩子,虽然说住校就读,可每星期必须回家一趟,为的是讨取生活补给。因此上学期间,每个星期五上完下午课后,急行*赶回,星期日下午又动身返校。这样的规律,循环往复,风雨不改,一定就是三年。

那时候,我个矮,矮到还比不上现在的小学生。每星期我要从家里带上大米、咸菜、洗换衣服,抑或还有棉被,加上书包。这些必须要担在肩上,才能长途跋涉。

父亲怕我担不动,为了尽可能减少负荷,就着一截干透的柳木,两头钉上铁钉,充当起扁担。这根柳木,因其坚韧耐用,整整陪伴我高中三年。在我的长期肩磨手抹下,已然光滑油亮,情深意长了。可惜少不更事,那根柳木,早已不知去向。

眼前又是一年春,万物复苏,到处都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我依然要赞颂我挚爱的柳木——

春到人间柳色新,

无心插柳柳成荫,

世人皆言春光好,

我道无柳不春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gx/782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