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古建筑孔村三官阁

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

三官阁(大悲阁)

根据刘新福资料整理

阁,古代建筑的一种,我们经常讲亭台楼阁,也就是贤人雅客游玩嬉戏之地。

今天主要说阁,阁一般为两部分,下为石砌阁基,和桥洞类似;上为木质建筑,和小庙类似。阁所建位置一般有五处,村东道口,村南道口,村西道口,村北道口,村中十字街口,都建在交通要道之上。限于经济条件,大多数建设不齐全,仅在关键位置建一两处。

阁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祈福纳祥,次要作用在于防御。所以阁建在哪里全是按照老先生的安排,有一定规律可循。民俗认为水为财气,水散财散,所以阁楼大多位于村子水口之处,用来锁住财气,不至外泄。

孔村地势北靠高岗,南临河滩,北高南低,落差较大。村子南北大街为主路,所以阁楼建在村南口,雨水从阁楼洞中流出,阁楼上供奉神像,观音菩萨护佑村子里平平安安;三官之神向外镇守拦截野兽妖邪侵入村内,护佑村民平安回家,总之体现了古代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官阁又名大悲阁,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三年。

古阁为双层土砖木石结构。南北长和东西宽均为6.5米,底层由河卵石浆砌而成,中间有南北长6.5米高2.6米宽3米的石拱券洞,是通衢大道的咽喉要口。古阁上层为单顶歇山式砖木结构,周围12根红漆明柱支撑着12根长短木梁(后因西侧中檩条损伤,于年加明柱一根,现为13根明柱)。四周檩条下边各有随檩条板一块,四周明柱之间用栅栏环绕形成回廊,四面贯通。二层高3米余,为单顶歇山顶,上用双层仰扣灰瓦盖顶,南北坡度为40余度,东西两侧在山墙上部伸出1米多宽20度的平坡。二层顶部用一道长约3米,厚约0.3米,高约0.7米的石灰砖墙封顶。封顶墙南侧有一幅二龙戏珠的图案,北侧有丹凤朝阳的浮雕。阁内四壁绘满神话人物,有八仙过海、目莲僧救母、唐僧取经等。二层南侧为三官阁(天官、地官、水官,均为玉帝灵霄宝殿上的要员),三官及两侧天将神态雄伟,形象逼真。北侧为大悲阁,观音菩萨站立莲台上,身着五彩衣,手执垂柳,欲普度众生之苦难。韦陀护法合掌站在莲台之下,善财龙女侍立两旁,似倾心聆听菩萨之法音。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三官阁庙会,孔村连唱几天大戏,周围几十里的人们云集孔村赶庙。各类文艺团体竞演文艺节目,诗词上墙,货摊满街,笑语飞扬,热闹非凡。人们纷纷点香烧纸,祈求风调雨顺、福寿安康。

作者/来源:封龙文化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gx/743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