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

正如王维(可查看)也写过“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李商隐(可查看)也写过“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神。”辛弃疾(可查看)也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些和自己人设不太相符的诗词。本文的主角,也是如此。他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一生命运无限悲苦,诗作也写尽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有“诗囚”之称。除了歌颂母爱的名篇《游子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竟然”也出自他手。他就是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的孟郊。那么,一生苦吟的“诗囚”,因何会写出如此“得意”的诗作呢?请,往下看~~屡试不第从小家中清贫,生性敏感孤僻,是孟郊小时候的关键词。10岁那年,父亲去世之后,孟郊性格愈发孤僻,不爱与人交往,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将他和两个弟弟抚养成人。正因为此,他和母亲有着特别深厚的情谊。清贫的生活,饱尝世态炎凉,让孟郊接触到许多社会问题。他用诗歌抒发对穷愁生活的苦闷情绪,揭露贫富不均等社会现实。《寒地百姓吟》《织妇辞》等诗篇,颇有杜甫“诗史”现实主义风格。织妇辞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他还有一些诗描写了平凡生活的人伦之爱,如《结爱》写夫妻之爱,《杏殇》写父子之爱,但显然没有写母子之情的广为传颂。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后孟郊终于有机会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满以为能由此扭转命运。怎奈造化弄人,前后两次都名落孙山。对他还算安慰的是,在长安,他遇到了比自己小17岁的韩愈,志趣相投的两人结为忘年之交。韩愈经常在各种场合“安利”他,给他打call,成为孟郊灰暗的一生中,难得的一抹亮色。春风得意唐贞元十二年(年),已经46岁的孟郊,在老母亲的鼓励下,第三次应试,终于进士登第。曾经写下《落第》和《再下第》的苦吟诗人,喜不自胜、一气呵成写出了那首节奏轻快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不知道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范进中举》中,那个久试不第的老书生范进,是否就有孟郊的影子。这首诗、特别是后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喜爱的名句,至今仍经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份“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兴奋和得意。派生出的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也一直沿用至今。但如果不是特别记忆过,当被问到《登科后》和千古名句出自谁的笔下时,很少有人能脱口而出孟郊的名字吧?寸草心,三春晖登科的喜悦很快就过去了,又过了4、5年,年过半百的孟郊,才得到了一个江苏溧阳县尉的官职。结束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后,他终于有机会将母亲接来同住。多年藏在心底的亲情,化作了那首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作——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浓浓的亲情。最淳朴平静的语言,抒发出的是赤子对慈母炽热的情感,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强烈共鸣。语浅,情深。又过了几年,经韩愈举荐,河南尹郑馀庆任盂郊为水陆运从事,他的生活终于富裕了一点。但命运之神又捉弄了他——三个孩子相继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年近花甲的孟郊悲痛欲绝,苦痛不堪。不久,年迈的老母亲也离他而去,孟郊丁忧居丧,孤苦无依。几年后,孟郊病逝,终年六十四岁。因亲人失散,一时竟无人处理丧事,只能靠友人帮助安葬。知己韩愈为其撰写了墓志铭。洛水春渡阔,别离心悠悠。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这首《送卢郎中汀》(节选),应该可以算作孟郊自己一生的写照。他六十多载的生命,是一部不断向命运抗争的辛酸血泪史。庆幸的是无力抵抗的苦难,仕途受挫的失意,亲人离散的凄冷,使得他把毕生精力和胸中块垒都倾注在诗歌创作之中。因为语浅情深的《游子吟》,世人尤为感念母爱的伟大;因为《登科后》,狂喜时,人们有了“春风得意”的抒怀。经典诗篇,千古传诵,“诗囚”孟郊,名垂青史。其他推送,你可能也想看:走遍全国,这10个博物馆,最惊艳?!帝都10个小众秘境,不愁没地儿去!海棠花下春风里

宋庆龄同志故居从元大都海棠花溪,到明城墙遗址,“穿越”了……《山河令》low爆了,“和合二仙”了解一下?!公布60年了,帝都首批国保单位,你都去过吗?郑爽vs*,好牌打烂vs烂牌打好,为哪般?和故宫同岁的太庙,却只用来拍婚纱照?!9类30套童书推荐,什么书让孩子愿意读5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gx/701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