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www.bdfzkyy.com/m/词从隋唐起,在朱彝尊以前的男子写词,如果和女性有关一般都是写歌姬的风花雪月之作。秦少游写《生查子》词赠妓李师师;姜夔怀念他合肥双飞情恋,写了《踏莎行》送给一对叫作莺莺和燕燕的歌姬姊妹花,;苏东坡也不能免俗乃作一曲,名贺新凉,今秀兰歌以侑觞。而柳永更是把歌姬看成知己和知音,写词相赠,以至歌伎们反过来深情讴歌: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直到清初朱彝尊出现,给词坛带来一缕清风。朱彝尊其人,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凤亭长、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是浙西词派领袖。他文以雅洁取胜,以清空纯雅为尙,人有独出冠时之誉。写诗,与王士祯并称南朱北王;写词,与陈维崧并称朱陈,合刊词集《朱陈村集》;写散文顾炎武称他文章尔雅,《清史稿》本传称他兼有众长。可是常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位文豪会爱上自己的小姨子,并在小姨子去世后亲手整理了《静志居琴趣》,将他的爱情告诉世人。哪怕在小姨子去世很久,他还故地重游写下《忆少年》来疏解爱而不得的相思之苦。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这首词上阙重在写景叙事,可以分为前三句、后二句两个层次。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开头这三句交待自己旧地重访的时间、地点。春风吹拂,柳絮飞舞。词人走过一条两旁种有垂柳的小路,来到了心上人居住过的庭院。后两句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词人站在庭院里,才学避人帘半揭,也解秋波臀曾经在她帘半揭、秋波的瞬间见过她一面,心灵受到过强烈的震撼,今时今日只见层层窗帘还像过去那样悬垂着,可是再也见不到那曾经那个女子。景致依旧用尚字,人却阴阳两相隔用但字,这样的对比反差更加凸显了词人失落的情感。窥帘人远典故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及《晋书·贾充传》。相传晋代的韩寿长得仪表堂堂,在尚贾充的女儿贾午在内室透过格子窗窥看韩寿,心中生出爱慕之情,便主动与韩寿通情,终于结为夫妻。事见后世以此作为男女偷情的典故。此处朱彝尊自比韩寿,以窥帘人指自己的爱人。下阙紧承窥帘人远的事实及由此引发的感慨着笔,进一步抒写自己的失落。先是借景抒情,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以欢乐的莺声、燕语反衬自己的幽怨之情。正当词人站在庭院中因窥帘人远而惘然若失时,忽然听到了林间传来的黄莺鸣叫声,见到了正在梁间呢喃的燕子。莺声燕语本是美好春色的组成部分,足可供人赏心悦目,但在感伤的词人听来,莺燕的啼鸣愈欢快,让自己的幽怨也就更为强烈明显。最后两句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直接抒情、收尾。直接吐露自己的心声:相思是如此伤人,真后悔当初我们的相识相恋!相思了无益,与李商隐的诗句直道相思了无益(《无题》)和南宋词人姜夔的当初不合种相思(《鸪天·元夕有所梦》)本意不谋而合。悔当初相见之所以言悔,是因为爱之深而思之苦。爱过了的人才明白,悔是在受尽感情煎熬的沉痛。陈廷在评论朱彝尊的词时说:艳词至竹垞(朱彝尊的号),扫尽绮罗香泽之态,纯以真气盘旋,情至者文亦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词则》)这虽是就朱彝尊艳词的总体说的,但也完全适用于对这首《忆少年》的评价。明清时期的词,艳情词依旧居多,或描写刻露,或语出猥亵,风气所及,几乎概莫能外,但朱彝尊的《静志居琴趣》,一整本文集都只写对小姨子的暗恋,整整一本《静志居琴趣)八十三首,还有长达二百韵的风怀诗,都只为一个人而写——冯寿常。相对于宋词里那种香艳,朱彝尊的词里全是纯情。因为纯情,因为禁忌,因为克制,爱就变得更加强烈和隽永。自此以后,让“词”旧貌换新颜,让词这个文体不再只是酒席间流连歌女的消遣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