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楼凭啥圈粉年轻人如何变流量为留

刘云涛 http://m.39.net/disease/a_5387123.html

北京鼓楼火了!自春节至“五一”假期,这座古代都城的报时台,每天都迎来成批打卡的年轻人,“还有什么比中国文化更酷的呢?”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古都的一张金名片。擦亮这张金名片,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与活化利用。鼓楼的走红,是经济复苏、消费提振的窗口,是文化遗产新活力的体现,更是人们对首都悠久历史的向往。

02:17

鼓楼“圈粉”年轻人

“五一”假期,地铁8号线列车停靠在什刹海站,游客小田和闺蜜跟随人流走下站台。“来北京之前我们就做好了攻略,第一站就是鼓楼。”

出了地铁,两人沿地安门外大街,一路走走停停,先在路边和鼓楼合影,再去鼓楼脚下拍红墙和路牌。人这么多,是小田没想到的,放眼望去,鼓楼前的三岔路口,站满了等待拍照的同龄人。

“路电车来了,快点抓拍。”“我去买个冰糖葫芦当道具。”一些年轻人还以赵雷的歌曲《鼓楼》当背景乐,现场拍起了短视频。“听着歌,看着来往人潮,我也当了回文艺青年!”北京市民张博说。

晨钟暮鼓无休时。巍巍而立的北京钟鼓楼,曾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如今,鼓楼一层名为“时间的故事”的数字展,让老建筑以新姿态融入当下生活。在这里,观众可以排队体验虚实结合的击鼓、撞钟。“咚,咚,咚”,当鼓声响起,人们不禁感叹:“鼓楼的声音又回来了!”

活了钟鼓楼,火了周边游。旅行平台数据显示,北京旅游市场持续复苏,尤以文化遗迹类景区最明显。

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鼓楼为何火了?

采访中,来游玩的年轻人提及最多的是“新”。“鼓楼在我印象里一直是神秘而古老的,但真正体验后才发现,它也很潮,还有什么比中国文化更酷的呢?”大学生小杨说。为文化遗产注入新活力,体现的是保护与传承。年11月,北京启动钟鼓楼文物修缮和展示提升工程。一度开设旅游商店的建筑空间经过腾退修缮,实现7个券洞相互连通,明亮宽敞的历史风貌得以重现。

鼓楼周边街区也正重塑颜值。清水蜿蜒流动,两岸垂柳依依,重现碧水穿桥美景的万宁桥,见证着鼓楼周边的点滴之变。还有地外大街立面提升,地安门百货重新开张……

“鼓楼地区的核心优势就是文化,老城之‘老’,意味着这里是整座城市历史文脉的凝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说,鼓楼的走红,体现的是市民游客对首都悠久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场景的向往。

提升体验变“长红”

从经验看,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运营是一项长期过程。一波打卡热后,年轻人能否留下来消费,进而带动鼓楼地区的品质提升?

“老街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这些价值因为种种原因曾被忽视或遗忘,但随着一定时期内某些特定因素的赋能,老街区将再次被发掘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gx/685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