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如今美如画,只缘苏轼有担当

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
苏堤春晓,早在南宋时期就出名,排列在西湖十景之首。有着“烟柳画桥”之称的苏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堤宽平均36米。这条长堤把西湖出神入化地划为两半,沿堤漫行时,堤岸两边湖山胜景如画图般逐渐展开,让人心醉神迷,的确是观赏西湖全景最佳处。堤上垂柳轻拂、桃花绽放,洋溢着春机盎然的蓬勃景象。堤上还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而美观。谁都知道,苏堤是苏东坡来杭州当市长时建起来的。那是宋元祐四年(年),苏轼(东坡)第二次来杭做知州(任期年-年)时,见西湖草长水涸,葑田已占西湖之半,于是在第二年上书朝廷,奏折为《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叙述西湖葑草成灾的情况:“自国初以来,(西湖)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熙宁中,臣通判本州,则湖之葑合,盖十二三耳。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遂堙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葑合,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他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疏浚西湖,迫在眉睫。他也只要政策不要钱,只要给度牒,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募民开湖。苏东坡终于拿到了朝廷给的道僧人的度牒,度牒是官府发给出家僧尼的凭证,有牒的僧尼可以免地税、徭役。官府可出售度牒,其收入以充军政费用。这度牒转化成开湖的专项费,全部买成大米,以工代赈招募了20多万人,除草开湖。开湖筑堤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原计划用挖出的葑草和淤泥来筑堤,可是西湖淤泥太软,需要用山土掺杂才能筑结实,苏东坡叫匠作头目带人到附近的赤山取土。没想到取土遭到僧人们的强烈反对,理由是:赤山乃风水宝地,挖土将会导致祸患。苏东坡闻讯赶来,僧人们跪成一地,匠作头目一筹莫展,只说没硬土,工程就要搁置下来。苏东坡把道理讲了再讲,可僧人们丝毫不退让,理由还是那条:破坏风水,天降灾祸谁担当?那个年代,佛教盛行,得罪僧众,绝不是件小事。再说苏东坡也是个尊佛、信佛之人,僧众们所在的慧因高丽寺是高丽王子义天入宋求法,并捐经建阁,使它名声大振,所在之地就在赤山。苏东坡想了又想,最后他凛然告诉僧众:事由我起,上天若降灾祸,就冲着我来,但筑堤之事绝不能延耽。愿雕刻自身石像,为高丽寺护法。来自网络年2月5日,在慧因高丽寺的遗址,现在的花家山庄里,出土了一尊巨大的石像。石像通高约2.30米,基座高约0.5米,人物造型是一今文官形象,头戴幞头,身穿长袍,双手持笏于胸前,眉宇轩昂,容貌不一般。这座石像是谁呢?据文物专家鉴定,这是一尊苏东坡石像。同时,这也是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苏东坡古代石像。而且在钦定四库全书七卷三中有记载:“大士陆树声题曰妙音门伽蓝殿设苏文忠公像……”于是,西湖边便有了这尊“护法”石像。风雨沧桑,千百年来,这尊石像如金刚般一直守望着西湖。今天的花家山庄,石像碑亭旁的那副对联墨香犹存:“垂老舍身依古寺,长留真相在西湖。”来自网络当年的取土工程顺利进行,筑堤从夏到秋,终于在北山到南山间筑好了七段长堤,段与段间留了六处水道,只是由于银钱不足,暂时未能造桥。西湖北岸一个青年樵夫想出了个好主意,砍了一批树木,拼成木板,造了六顶吊桥。平时吊桥拉起,让里外湖的船只往来通行,早晚把吊桥放下,让两岸乡亲通行。官府又在长堤两边种上桃树和柳树,一来保护堤岸,二来春天桃红柳绿,为西湖增添了美景。正是苏东坡具有顶住压力办利民之事的担当,杭州苏堤才最终得以建成并造福一方百姓。苏堤如今美如画,感谢苏轼有担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zz/976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