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水是由京航大运河引进的,发端于春秋战国在扬州开凿的邗沟,迄今已有近年的历史,是世界最长的古运河,全长余公里。这条运河北与海河相连,南与钱塘江相接,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了统一的水运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一项奇迹。
目前,国外著名的大运河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前苏联土库曼运河等。这些运河的长度,不但都比大运河短得多,而且,也都比隋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时间晚多年。
乌镇,位于运河的南起点一百多公里处,是唯一与大运河直接相通的江南古镇。是乌镇的母亲河,她哺育了乌镇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乌镇的经济繁盛。紧贴乌镇西栅街区的白莲塔下,大运河由西向北拐了一个大弯,在大运河与乌镇内河相接的望津桥畔,但见两岸垂柳依依,水面开阔蜿蜒;登塔远眺,两岸农田丰茂,船只穿梭不息,晨光夕阳里,波光涟漪,恰似一条黄金水道。
昔日乌镇地处二省三府七县的交界处,河道密布,四通八达。四乡八邻的镇村居民,习惯于在清晨摇着船出来喝早茶,顺便赶个早市,把家里种的蔬菜和养的家畜带到集市买卖,添补家用,逐渐形成了集市,非常热闹。集市与北方不同,于水中船上,临河的居民只要吆喝一声,船就会摇到水阁边,不出门便能买到新鲜蔬菜,很受居民喜欢,所以,至今仍兴盛不衰。
西栅的水上市场人称“水市口”,整个水域面积约平方米,被一条东西走向的木栈桥一分为二,木栈桥与景行桥隔西市河相望,水域东西两侧临河都建有水阁。
清晨,水市口熙熙攘攘很热闹,八方来船已挤满了河道,两边的水阁里,茶馆、肉铺、小吃店、豆腐摊也卸下门板开张了,水乡的一天拉开了序幕。
靠近北部地区,是乌镇的水利命脉,那块面积约五万平方米的天然湿地,被称为古镇之肾。湿地生态保护良好,动植物种类丰富,生长着芦苇、水烛、菖蒲、茭白、荷花、浮萍、苔草等数十种水生植物,岸坡上有茂盛的垂柳、夹竹桃、紫荆和石榴等乔灌木,时见白鹭、野鸭和多种水鸟出没其中。
旁侧,有条1.4公里长的游览车通行专用道,是街区外唯一能行车的道路。这条路沿途自然风光优美,两边植被完整,古木葱郁,徜徉在块石垒成的道上,领略与古街区迥然不同的原野风情,很是兴奋。路两旁长着各类花木果树,四季五彩缤纷,故名“五彩路”。这里有块五彩缤纷的田野,因形状似一条卧龙被叫做“龙形田”,从河对岸高处望去,巨龙首西尾东,活灵活现。面积有平方米,四季栽种不同农作物。两条小溪犹如玉带,环绕着脊田,田垄头一头水牛,一动也不动好似塑像。小溪交汇处有个小小湖泊,几叶小舟在湖中荡漾,一阵阵珍珠的涟漪在水中婀娜绽放。水边的苇丛随风摆动,几只水鸟嬉戏在上。小溪边生长着茂盛的粽林,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氤氲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般的美妙韵致,让人有了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龙形田的坡内,有一片油菜花非常醒目,柔情万种,款款盈盈,遍地金黄。油画般涂抹,泼彩般酣畅,云霞般潇洒,火焰般淋漓。飘逸而温润,磅礴而浑厚,奔放而豪爽,热烈而张扬。朵朵密集,簇簇相拥,层层叠叠,连成了海洋。按说,任何一种单朵的花,都比单朵的油菜花好看得多,单朵的油菜花细小而不起眼,平凡至极。但聚合在一起,这爆发的美,便晃晕了人的眼球。油菜花纯净、淳朴,但不孤独。它们热烈迎春,执着,芳艳,但不妖冶。它们平实,而又狂野。它们纯洁,而又生机勃勃。清风徐来,油菜花犹如一个个天生丽质的少女,轻摆纤腰,盈盈招手,一阵阵清香扑鼻,沁人心脾,引得一群群蜜蜂,在花间忙碌,一对对彩蝶,在头顶起舞,花丛中不时隐约出现一个个赏花人,他们举起相机,正在捕捉着花颜的每个变化,那专注的神态让我十分感动。湖畔稍往里走,有几间草房,近前一看,是月老祠。祠前是一排排漂浮的渔排,用木头构建了一幢幢小木屋,勾画出独特的水上人家,是提供给拜月老的男女鸳鸯双宿的场所。月老殿很普通,外表不起眼,没有宏大的场地和幽深殿堂,只是一座小小的土庙建筑,甚至不注意的话,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但所谓有仙则灵,悠久的历史和灵验的传说,却在当地颇负盛名。也许和爱情一样,平凡才是永久的吧。单身的青年男女,到了怀春年龄总会悄悄的到这儿烧柱香,许个愿,祈求月老保佑他们找到如意的另一半,有热恋中的情人携手来到庙中,祈祷爱情长久,盼望终成眷属。有趣的是,此庙四周的树木都是双枝并发,我想,树亦有情,何况人乎。我看到里面有个工作人员正在与顾客解签,就是制作完的签,让你抽出,她再对照书本去解释。看着这样的情形,我感到有点奇怪,难道天命之秘,寻常之人也能读的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