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几段很重要却被一笔带过的镜头

我们在观看《雍正王朝》时可能会发现,剧中没有无用的镜头,甚至说每一处都值得推敲,富含深意。有很多地方甚至需要反复研究,才能理解。

比如太子胤礽被康熙废掉后不久又复立他为太子,其实是为了稳住太子胤礽,而真正的储君也已经交代出来了。

康熙将老四胤禛的孩子弘历接入宫中亲自教导,康熙提议爷孙俩合写一幅字,七个字:亭前垂柳待春风。

仔细分析一下,这七个字每个字都有九画,历史上这句诗出自道光帝的御制词,每日写一笔,连写九九八十一天,就到开春了,曰《九九销寒图》。

除了这个表面上最粗浅的含义,这句诗还暗示着康熙钦点了弘历是未来“九五至尊”的人选,因为用亭前垂柳待春风这句诗写九的风俗,就是在清朝从内廷传播开来的。

最开始是皇帝用这种方式来数九,而康熙公然让弘历与他一起写,其意昭然若揭。

而导演恐怕这层意义表达得过于隐晦,接下来又拍了一段康熙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片段,将够不着写最上面一笔的弘历直接骑到自己脖子上,意指后面所有的艰难险阻自己抗下,为雍正的铺平道路。

而接下来康熙一系列举措,亲自抚养弘历、智熬隆科多,二废太子之后圈禁十三爷磨他的性子,把老十四派出去当大将军王瓦解他和老八的联盟等一系列举措,都是在为老四登基继位扫清障碍,培养可用之人,哪怕因此被老四误解,也一人默默承受了。

这才叫“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更绝的是,在展现帝王家难得一见的爷孙俩其乐融融的亲情画卷时,并没有忘记刻画封建皇权的恐怖和吃人的一面。

只见镜头一转,在阴森森堪比鬼片的牢房里传来女子凄厉的叫声,与太子胤礽珠胎暗结的妃嫔郑春华,被几个孔武有力的太监架起,一个太监用碗口大的木头向她的腹部狠命捣去……康熙在对一个孙子展现脉脉温情的时候,却毫不留情地杀死了另一个还未出世的孙子(康熙名义上的儿子)。

紧接着,老四胤禛急匆匆地进了养心殿,却在看到自己儿子骑在自己老子脖子上这一幕的时候呆住了,唐国强老师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展现出的人物的心理变化,令人拍案叫绝。

先是下意识地想阻止弘历这种僭越的行为:

然后生生地忍住了,眼球往左下看,开始若有所思起来,对微表情略有研究的,就知道这种情形意味着他正在思考,正在与自己对话。

四大爷开始认真思考自己老爹此举何意。

等他再次抬起头来,整个人的眼神完全不一样了,显得野心勃勃,与他之前一直在扮演的勤勤恳恳踏实办差的王爷形象截然不同。

有弹幕说:“此时我连继位的年号都想好了”,玩笑之余,又不得不感叹唐国强老师把老四这种势在必得的状态拿捏的太到位了。

只见想明白了的四大爷长舒一口气,又低下头摆出以往那副谨慎的表情,没有进去打扰爷孙同乐的和谐画面,默默地退出了养心殿。

直到退出殿外,直起身子,他还是忍不住再听一听殿内的声音,然后看向对面的镜子:为什么看镜子呢?

表面上是对着镜子整理衣冠,擦去头上的冷汗。

随着他走出殿外,镜头又对着镜子来了一个特写,才知道他看向的是镜子里映出的那把龙椅。

这几分钟的镜头,充分展现了好剧好在哪里,好在镜头的语言、演员的演技、细节的铺垫相辅相成,每一项都做到了极致,这么大的信息量,换了别的导演、编剧和演员,说不定可以拍出三集来,还没有那么好的效果。

现在总有观众说国产剧拖沓、信息量少,开2倍速看都不影响理解剧情,而我们在二十多年前,是有很多像《雍正王朝》这样别说是开倍速了,连去拿个外卖都生怕自己错过剧情的好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zz/890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