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油国画里的春天送你们

送给不能出门赏春的上海同胞,上海加油~看看国画里的春天到底有多美以及画布之下,历史的故事。

《游春图》隋·展子虔

绢本绘画

高43厘米,宽80.5厘米

故宫博物院

《游春图》是隋代画家展子虔所作,其历任北齐、北周、隋,在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据说此画是展子虔唯一的传世画作。曾由宋徽宗题签“展子虔游春图”六字。

我们都知晓宋徽宗不务“政”业,但在艺术成就上可以称得上历代皇帝之最。宋徽宗的瘦金体正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得徽宗提字,可见此画作之重要。宋徽宗下令编纂的《宣和画谱》曾评价此画:“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势。”这幅名作,也曾随着历史的洪流颠沛流离,宋室南迁流落奸臣之手,元朝时期为鲁国大长公主所得,明朝归入内府,后流落民间,“伪满洲国”时期由溥仪带入东北,后有流落民间,最终是由民国名仕张伯驹先生转入故宫博物院。

《虢国夫人游春园》唐·张萱

绢本绘画

51.8厘米,横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

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虢国夫人游春园》出自唐朝最负盛名的仕女图画家张萱之手,原作遗失,现存版本为宋代摹本。

唐天宝十一年(年),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与秦国夫人(也有考证说是韩国夫人)春日出游的场景。据说虢国夫人在当时的大唐也是才貌双全,气质完全不输杨玉环。成年后嫁入望族河东裴氏,后来裴氏早亡,遗有一子一女。曾有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可见虢国夫人是一位飒爽而自信的女子。此画作成4年后的“安史之乱”,虢国夫人同样吊死在了马嵬坡,唯留次作展现大唐盛世。另外存有争议就是画作中哪一位是虢国夫人,赏图之下你怎么看?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右4,因为其位于北斗构图的最中央;也有学者提出虢国夫人是最后一排怀抱公主的女子;还有的说是最前面那位男士,原因是唐朝当时流行中性风,很可能虢国夫人女扮男装。无论怎样,画作之美,唐代女子丰颐厚体的形象,”曲眉丰颊”的画风跃然纸上。

《早春图》北宋·郭熙

绢本,水墨

.3厘米,横.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有郭熙的《早春图》轴,堪称其经典之作。《早春图》轴纵.3厘米,横.1厘米,绢本,水墨。画左署款““早春,壬子郭熙笔”,作于神宗熙宁五年(年),钤有“郭熙笔”长方印。郭熙(约-约年),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人。他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画作山雾蒙蒙,怪石林立,古木参差。

《八达春游图轴》五代·赵喦

绢本设色画

厘米x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喦(五代史作赵岩),五代·后梁画家,名霖,后改本名,字秋巘,陈州(今河南淮阳)人,生卒年不详。太祖朱晃朝(-)驸马都尉。末帝朱瑱朝(-)为户部尚书租庸使,与张汉杰、汉伦等居中用事。善绘事,精鉴赏,富收藏。唐末乱世,不惜重金收集名画五千余幅。为人谦和,礼优画士,有“赵家画选场”之称。平时纵览收藏名画,耳濡目染画艺日进,所画人马格韵超绝,非寻常画工所及,为世称道。据史载,后梁亡,赵喦走许州依温韬,被温韬斩其首献后唐庄宗李存勗(-)。

《八达春游图》画八个显贵之人,他们上头戴官帽,身穿唐代红、紫、绿色之官服,骑着骏马在苑林中春游。他们有的顾盼召唤,马上谈笑;有的挥鞭督行,相互追赶。八人衣冠端庄,悠然自如,骑马有潇洒的,也有促迫的。苑林中垂柳依依,草木新绿旺盛,一灵石玲珑剔透直插天空。

《山径春行图》宋·马远

绢本设色

纵27.4厘米,横43.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山径春行图》描绘春天的江南,云淡风轻。一名儒雅的文士,带着携琴的小童,漫步于山径间。溪旁的柳树,抽出了细柔的新芽,引来了一对黄莺,在枝梢上愉悦的鸣唱着。他站在溪旁望着它们,捻须微笑,陶然地沉浸在初春的生气里。

马远(活动于-)是南宋著名的画院名家,所画的山水多简括而清润,影响后人甚深。在这幅作品里,画家着墨不多,但巧心的布局、丰富的线条、以及如轻烟薰染般的淡墨,却将春山的润泽,与浸淫於春光中文士陶然的情态表露无遗。以有限笔墨,描绘无穷的余韵,正是此画动人心弦之处。

宋人画图,犹如画诗;到了南宋,尤其如此。春和景明,正是四季里最适合外出赏花、踏青、访友的季节。在这幅马远的《山径春行》里,画中高士外出春游,享受的,无疑就是宋代理学家程颐笔底下所谓“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的春景!在这样的春景里,高士的衣袖触动了野花,野花轻扬飞舞,惊动了原本在鸣唱的鸟儿,也说明了画里的诗情,正是由南宋宁宗的题诗:“触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转化而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zz/860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