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先是报春的迎春花次第开放,路边的垂柳也一天比一天绿。笔者所处的山西南部,因为近年来农民大面积种植果树,这个季节一直到清明前后,处处都是花海,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城里人踏青赏花。近日,趁着天气晴好,笔者驱车前往山西永济周边的杏树种植基地去赏花,刚走进一片杏林,就遇到了和母亲一起在林中忙碌的郑鹏辉。郑鹏辉一手端泥盆,一手拿铲子,而他的母亲则手里拿着一把刀。笔者感到很好奇,遂走上前向他们请教。35岁的郑鹏辉说,他们是永济长旺村的,家里种了3亩丰源28杏树,现在是趁着花期给杏树动手术治病呢,“每到春天,杏树就会出现流胶现象,流胶是一种病,必须要治,而且只能在开花时治,一旦长叶子后,就不容易看见得病的流焦点。”图为郑鹏辉的母亲手持一把半尺长的刀正在削杏树枝上的一处树皮,被削掉的地方就是流胶点。母亲割掉流胶点的树皮后,郑鹏辉快速用手中的刀铲,将盆里活好的泥巴涂抹在割掉皮的地方。“我们种的丰源28这个品种容易出胶,一出胶,树就变得虚弱,结的果子也特别小,过几年树还会死掉,需要把出胶点割掉,然后抹上泥。泥就如同胶布,把伤口包扎住了。经过这么一治,明年树就好了,而且树的生命还会变长。”郑鹏辉说。郑鹏辉介绍,流胶主要发生于枝干上,早春时树液开始流动,流出的透明树胶接触空气后,先是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最后变成褐色的硬质胶块。流胶严重的树枝干细弱,叶片发黄,杏树长势变弱,如果流胶粘在果面上,果实品质就会严重下降。图中画红圈的地方就是杏树流出的胶。“杏树主干和主枝杈处最易发生流胶病,刚开始发病时,病灶的部位会鼓出来,然后逐渐溢出半透明的胶质,所以我们既割掉流胶的地方,也会割掉鼓包处的树皮,这是提前防治。”郑鹏辉说。图为郑鹏辉的母亲用刀切除杏树枝上一处鼓包的病灶。郑鹏辉告诉笔者,果树管理要比以前种庄稼精细得多,自己在管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了不少果树种植方面的知识。图为郑鹏辉在处理杏树额伤口,他的母亲则在仔细寻找其它树枝上的鼓包和流胶点。图为郑鹏辉手中拿的一个废铁锅,锅里是他从地里取的黄土,加水活好的泥巴。他说涂上泥巴可以帮助杏树修复伤口,让伤口处会慢慢愈合。图为一处已经处理好伤口的杏树枝干。据了解,凡是流胶和鼓包的地方,需先用刀将发病处的干胶和老树皮刮掉,范围必须超出病斑部位,深度要达到木质部,并将胶液挤出,最后用泥巴涂抹。“我没上过多少学,出去打工苦力出得不少,挣得钱除了花销也落不下几个,遇上拖欠工钱的老板就更惨了,所以我一直没有外出打工。其实只要肯用心、肯学习,把家里的地种好了,挣的钱不比外出打工少。我们村里的在中条山下,连着附近的邻村,地里全部种的都是杏树,有上万亩了,规模大品质好,每年都吸引很多果商来采购。”郑鹏辉边给树枝抹泥边介绍说。笔者查阅资料得知,果树流胶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细菌感染、根部病害,也有可能是病虫危害、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在刮治方面都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不知道郑鹏辉就地取材,不添加任何药物用泥土“包扎”的土办法,对流胶防治是不是有效?如果你是果树种植方面的行家,或者有自己积累的经验,欢迎留言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