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片,这是一个中国的名词,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电影,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美术片从自己民族的绘画、雕塑、建筑、服饰乃至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各种传统艺术中汲取丰富的养料,逐渐形成了一种艺术风格,被称为“中国动画学派”。回顾这些经典的美术片可以发现中国艺术的精髓蕴含其中,甚至因为一众艺术大师的参与,使得中国美术片独步天下,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反过来说,艺术大师们也通过美术片的特殊形式使其艺术以童趣的方式得到更广泛的传播,留下了引人畅想的画意笔法,富有动感的代表性痕迹。编辑:WJ齐白石,带着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导演:特伟、钱佳俊、唐澄编剧:方慧珍、盛璐德上映时间:年出品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奖项: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齐白石,中国水墨画的代表性人物,他以文人画为根基,挖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入蓬勃生机。作品意趣更贴近民间大众的乐观情绪。▲齐白石年动画导演徐景达说:“齐白石的画可以印在脸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动画。”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听过汇报后表示:“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了。”▲齐白石《虾》纸本水墨▲齐白石《牡丹粥》纸本水墨▲齐白石《红蓼青蛙》纸本水墨▲齐白石《虾》纸本水墨于是,《小蝌蚪找妈妈》从齐白石作品的母体和风格入手,研究其笔触结构和着色的浓淡虚实关系,将白石老人的水墨形象和构图逐一变成连续动态,最终创造出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剧照这部动画片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民族风格,满足不同年龄观众的审美需要:儿童观看活动的小动物,成人欣赏精湛的水墨画,老少咸宜,皆大欢喜。听李可染吹一曲《牧笛》《牧笛》导演:特伟、钱佳俊编剧:特伟上映时间:年出品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奖项:第三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将艺术家创作与水墨动画美学相辅相成的,还有李可染设计的《牧笛》。▲李可染李可染擅山水人物,往往于凝重沉厚中透出空灵意境,独具苍茫严峻之气势。然牧牛系列,则代表了李可染在小品趣味上的不凡成就,木桶、垂柳、昏鸦,传递着田园诗歌般的意境,展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纸本水墨▲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纸本水墨▲李可染《牛》纸本水墨▲李可染《秋牧图》纸本水墨由李可染设计、特伟导演的《牧笛》,是“写意抒情”的美学思想,在电影结构和动画语言上,所做的创新实践。《牧笛》运用李可染简练、而饶有墨趣的绘画特点,塑造牧童和水牛的形态,加上高山峻岭和千尺飞瀑的宏大气象,充分体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牧童》剧照动画内在的细腻、含蓄感情,与农业文明中,人们向往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理想,跃然荧幕。丰富了观众尤其少年儿童的美感经验。林风眠,静候鹬蚌相争《鹬蚌相争》导演:胡进庆编剧:顾汉昌、墨犊美术:陆汝浩上映时间:年出品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奖项:第三十四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银熊奖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水墨剪纸片是中国独有的美术片种。导演胡进庆和儿童美术画家陆汝浩,从林风眠的作品《鱼鹰小舟》中,获得的灵感,创作《鹬蚌相争》。▲林风眠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水墨画以简练的线条和阔笔墨块,以及富有韵律的构成,表现恬静的在水一方,鹤或鹭以及荒寂的自然景观,表露寂寥的内心世界。▲林风眠《孤鹭》纸本水墨▲林风眠《芦雁》纸本水墨▲林风眠《水上鱼鹰》纸本水墨▲林风眠《双鹭》纸本水墨《鹬蚌相争》取材成语故事,以林风眠的画境为依托,吸取其构图特点表现故事。利用水墨拉毛新工艺,替代剪、刻、镂,使动物产生毛茸茸的质感,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墨画的墨韵效果。程十发,系一只鹿铃,脆响林间《鹿铃》导演:唐澄、邬强编剧:顾汉昌、墨犊美术:桑弧上映时间:年出品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奖项:第十三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动画片特别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鹿铃》是中国水墨动画片的佳作之一,影片的美术设计是画家程十发。▲程十发程十发开创了“程派”国画的新局面,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画作造型奇特、笔墨多变、意趣清冽。▲程十发《少女挑水》纸本水墨▲程十发《少女群鹿》纸本水墨▲程十发《骆驼仕女》纸本水墨▲程十发《花间仕女》纸本水墨为了设计《鹿铃》的动画造型,程十发亲往四川成都体验生活。造型充分体现了程十发特有的画风,大胆采用夸张和想象,把人物、花鸟、山水贯通其中,融为一体。▲《鹿铃》剧照想象的宽度、广度和深度,展现了女孩和小鹿之前纯真细腻的感情,显示了奇异突兀、明丽清秀的艺术特色。参考资料:1.谷凇:《大画家,小儿科》,《童话童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