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园林和林业部门复工后,抓紧剩下的“半个春天”,在长江和汉江两岸启动长江大保护植树造林,预计今春将植树造林亩,计40万株。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修复处处长陈敏介绍,长江大保护武汉“两江四岸”植树造林任务共计2万亩,去年已完成1.2万亩。今年是收官之年,将完成剩下的亩。受疫情影响,计划上、下半年各完成植树造林亩。按平均每亩植树株计算,今春将植树40万株。(图为黄陂区今年初在长江边栽的柳树记者明眺生)在长江北岸黄陂区武湖段,这里正在抽槽整地,为植树造林作准备。区种苗站站长雷文介绍,受疫情影响,外地苗木运不进来,但季节不等人,区林业局已组织本地苗圃保障苗木供应。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看到,今年初新种的一大片垂柳已长出枝叶,栾树则刚刚萌芽。前几天刮风下雨,有些沙土被冲刷,致使部分树苗歪斜。几名园林工人正在扶正树苗,并培土加固。还有些园林工人穿行在柳树林间,抹掉树干上不必要的叶芽,以保持树形美观,并减少水分蒸发。武湖林管站站长刘水涛说,植树造林是三分种、七分养。要保证长江岸边种植的树木成活率高,林相美观,做好养护十分重要。青山区、经开汉南区也是今年长江两岸植树造林的主力。复工后,这两个区正在整理场地,为造林作准备。(图为汉江北岸东西湖区造林现场通讯员赵旋摄)汉江两岸植树造林主战场在汉江北岸的东西湖区,任务余亩。去年已完成余亩,今年将完成剩下的亩。在东西湖区慈惠街白鹤嘴造林段,去年底种下的株水杉、池杉已吐出新绿。旁边一块整理好的土地上,园林工人和一台挖机正合力种植株旱柳。现场负责人张毅介绍,这片土地为沙土,原计划全部换土后再种垂柳,目前已将垂柳更换成更耐旱、适应沙地生长的旱柳。(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明眺生杨晓雨通讯员赵旋郭焱华熊育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