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创作的小品文集,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立言、立德、为学、致仕、立业、治家等各方面,主要表达的是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钟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和精神追求。
《小窗幽记》集景卷文字清雅,格调高逸,笔触细腻,行文优美,极富诗情画意。读之若春风拂面,清新自然。又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饮而醉。
结庐松竹之间,闲云封户;徒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阶,茶烟几缕,春光满眼,黄鸟一声。房子建在松树与竹林之间,悠闲的云将门半掩;徘徊流连在绿林之下,花瓣沾满衣襟。
芳草长满前面的台阶,几缕茶烟袅袅,满眼春光明媚,间有黄鹂清脆悦耳的啼鸣。
细草微风,两岸晚山迎短棹。垂杨残月,一江春水送舟行。日暮时分,微风习习,岸边细草平铺,随风摇曳。两岸的青山笼罩在暮色苍茫中,像是在迎接叶叶扁舟。
杨柳低垂,残月如钩,江水映带月色,涌动着浓浓春意,似乎是在送别远行的小舟。
草色伴河桥,锦缆晓牵三竺雨。花阴连野寺,布帆晴挂六桥烟。青青的小草映照着河上的小桥,清晨缆绳牵动了天竺山的雨。
花开一片连着田野小庙,帆布在晴天里张挂出六桥的云烟。
闲步畎亩间,垂柳飘风,新秧翻浪。耕夫荷农器,长歌相应,牧童稚子,倒骑牛背,短笛无腔,吹之不休,大有野趣。信步走在田埂上,杨柳垂下柔软的枝条,在风中袅娜地飘荡,新插的秧苗在风中翻涌起绿色的波浪。
农民扛着锄具,一边劳作一边唱歌,彼此应和。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短笛,虽然吹得不成调子却乐此不疲。
此情此景,别有一番乡间野趣。
曲径烟深,路接杏花酒舍;澄江落日,门通杨柳渔家。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烟雾缭绕处,道路连接着掩映在杏花丛中的酒馆。
澄江如练,夕阳西下,正对着杨柳深处的渔家之门。
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垣,白石为鸟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绿柳白莲,罗生池砌。时居其中,无不快心。高大的松树十几株,修长的竹子千余竿。藤萝青青,爬满院墙,用白色的石子铺就小路。
流水潺潺,绕屋环舍;飞泉直下,落于檐间。杨柳碧绿,莲花洁白,错杂地生于池畔水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舒心惬意。
春雨初霁,园林如洗,开扉闲望,见绿畴麦浪层层,与湖头烟水相映带。一派苍翠之色,或从树杪流来,或自溪边吐出。支筇散步,觉数十年尘土肺肠,倶为洗净。春雨后初晴,园林如同洗过一般。打开房门,悠闲地望过去,见田野里碧绿的麦浪层层起伏,与湖边的水雾晨曦相映。
一派苍翠之色,或者从树梢上流泻下来,或者从溪边小草丛中吐露出来。拄着竹杖散步,觉得数十年被红尘沾染的肺肠,一下子全洗干净了。
杏花疏雨,杨柳轻风,兴到欣然独往。村落烟横,沙滩月印,歌残倏尔言旋。杏花淋着疏落的春雨,杨柳和着柔和的轻风,兴致来了就欣然独往;村落上空炊烟袅袅升起,沙滩上映照着朦胧的月光,歌声唱罢立即回返。
杏花、杨柳、炊烟、月光,在自然随意的描绘中,衬托出兴致到便欣然独往,兴致尽便倏尔言旋的洒脱情怀。
盛开在诗词里的桃花:云蒸霞蔚、灼灼其华、占断春光是此花烟雨江南:粉墙黛瓦,画舫烟波,一汀烟雨杏花寒,卷香风十里珠帘草长莺飞、杨柳拂堤,赏春日明媚,四时更迭,看千里江山又现青绿寻春诗词:风和日暖花草香,莺歌燕舞彩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