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起,柳就与离别及哀愁结下了不解之缘。
离别时,柳枝可供人攀折,以表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离人的美好祝愿;羁旅时,游子见柳便触发了家国之思,更增孤独凄凉之感;春天,杨柳 抽出绿丝,它以窈窕柔美的身姿,迎接春的到来,也以葱茏茂密的枝叶、漫天飞舞的杨花送春归去。
此中,千百种滋味,无一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和人生体验。
愿有诗词可回首离愁别绪
送别诗
隋·佚名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送别应在去年(或者更早),送别之时,柳色初青,于是折柳相赠,约定明年此时归来。眼看柳条由初青而“青青着地”,杨花由初绽而“漫漫搅天”,又眼看“柳条”被那些送行者折尽,“杨花”又逐渐落地入池,以至无踪无影,而“行人”还不见归来。
至此,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疑问:行人啊!你究竟回来呢?还是不回来呢?
愿有诗词可回首羁旅乡愁:
诗经·小雅·采薇(节选)
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把戍卒*人从归乡心切,再到归乡时的万千感慨娓娓道来,唱出从*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 的句子。而《采薇》,也被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
愿有诗词可回首盎然春意: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春风吹来,杨柳开始摇摆她轻盈的腰肢。春光大美,当然不止花团锦簇,还有这绿丝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