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反思
一、教材介绍
《童年的水墨画》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组儿童诗,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典型场景,孩子们或是呼朋引伴去溪边钓鱼、去江上游泳,或是到林中采摘带着雨珠的小蘑菇,尽情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诗的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直率明朗,融童心、童趣于一体,多角度的展现了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及无穷趣味。课文以《童年的水墨画》为题,中国的水墨画写意而不写实,用笔往往简约凝练,而本课的每一首诗都符合水墨画的特征,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幅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诗中有画,令人回味无穷。课文所配的插图就是淡淡的水墨画,近处三个小孩在江中尽情嬉戏,水面上浪花四溅,远处雨后的松树林雾气弥漫,若隐若现,向天边延伸,一眼望不到尽头,令人产生无限遐想,水墨画的插图与儿童诗的意境非常吻合,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
1.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了解组诗:《童年的水墨画》写了三首小诗,同一诗题下面有几首小诗,我们称这样的诗为组诗。
出示学习单,学生默读诗歌,完善学习单。全班交流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用小标题概括小诗:溪边垂钓图、江上戏水图、林中玩耍图。
2.品味诗歌
(1)细读《溪边》,体会垂钓之乐。
指名读《溪边》,说说你在诗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在文中标注出来。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还有哪些句子是你比较难理解的,与同桌讨论交流。想一想你会用哪些方法去理解?
结合旧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想象画面,朗读感悟。
联系上下文,结合图片,思考“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是什么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边想象画面边朗读句子。
想一想,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呢?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带着愉快的心情读一读句子。
多种形式朗读,试着背诵《溪边》。
(2)自主学习《江上》《林中》,感受戏水之欢和林中采蘑菇的快乐。
自由朗读两首小诗,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重点理解“刚下水的鸭群”“水葫芦”“两排银牙”和两个“斗笠”。
学生在全班交流,谈感受。
指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童年的水墨画》其他三首——《街头》《花前》《树下》。明确要求:这三首诗歌又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场景?给每首诗拟个小标题,写在小诗的旁边。指名读诗,全班交流。
仿写诗歌。
三、教学反思
根据本单元的单元导语和语文要素,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并且背诵《溪边》。第二,能展开想像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这节课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精心引导,习得方法。
情趣是儿童诗的灵*,是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写照,是勾勒儿童内心世界的图画,是诗人在充分了解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的创作,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孩子走到诗的境界中去,细细品味,轻轻咀嚼,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教学时,我选择了 小节重点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让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比如“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贺知章的诗《咏柳》,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看到的垂柳的姿态和颜色。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抓住“镜子”“绿玉带”“平静”这些关键词去想象画面,并体会山溪“绿”和“静”的特点。“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一句相对比较难理解,这时,再引导学生朗读 句,结合溪水“绿”的特点就很容易理解了。另外,课本上的插图也是一个很好的参照,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这句话。在这样的仔细品味之后,再让学生多种形式去朗读,学生很快就将《溪边》这一小节背诵下来了。
2.方法迁移,自主学习。
在重点指导学习了 小节《溪边》之后,学生已经对“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方法”有了很好的把握。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就放手让孩子们自学。之后的交流汇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去理解句子,描述诗歌的画面。接着,我们拓展学习了语文主题丛书上的另外三小节,学生能够很快的概括出三幅画面,并交流自己的心得感受。
3.感受快乐,产生共鸣。
好的儿童诗,字字句句都蕴藏着作者的匠心,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帮助孩子们在情感的带动下,体会诗中的妙趣,走进诗的意境。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让孩子们体会童年的快乐。之后,请同学们聊了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学生兴趣高昂,积极性很高。然后安排学生选取其中的一小节仿写一段,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首诗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因此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氛围很好。但是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来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开口的机会,从而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在 的仿写环节,很多孩子不能完成或者写的没有诗意。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的把握时间,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课堂任务。
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呢?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
,课前充分备课,只有对课本内容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第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
第三,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课堂管理,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少说废话。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希望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也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像朱良才老师在《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这本书中所说,“我要做改变世界的人,哪怕改变一点点,也是我自身价值的体现。”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