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语心说
岁月嬗变,云雾尽散,穿越繁星,抵达明月。
中秋的月亮,在天边悬挂许久。然而我心绪低沉,没有出去赏月。“菩萨心水现其影,声闻星宿无光色”,心中万象,月影动摇。
直到深夜,月光流彩,掩藏不住的光芒,像守候着某种约定,跃上屋檐凝视一切。
“月隐重云兮,擎扇喻之”,时来运转,时机成熟,不用扇子,也能招来明月。那扇月轮极善圆满、极善清净、极善鲜白,令人动容。
是日,身心清净,透过窗帘,可以看出天色晴朗,明亮的日光把河桥照得雪白。
秋来树下,还未寥落,垂柳之姿,映在水中,正是“一濠秋水,清且涟漪”的时节。
适逢读完《华严经》选编,回想漫漫长日,在灵山修禅,就像一场梦。然而我并非要舍离尘世,只是觉得在耳聪目明的年龄,能够怀着深心去修行,也是生命中的里程碑。
接下来,我更想携带菩提之心,继续深入生活与工作。这样就不辜负这一段韶华。
“我心究竟期何身,似知而非无奈何”,这样想来,置身于这个时代,要比紫式部幸福。但要说古代是男尊女卑,笔者不以为然。
当薰中纳言去和宇治二女公子晤谈时,女方坐在正房里,男方只能坐在厢房与外廊的帘子外面。有时候为了“避嫌”,女方还要让侍女帮她传话,避免男方听到声音心神摇曳。
“大女公子看了来信,心想如若显示出自己懂得风雅情趣的样子,恐怕以后会惹出麻烦”,就是这种意识,令笔者感到她们无比高贵。而侍女们则是主动隐约示色,反而显得浅薄。
这两位女公子谨遵父亲的遗嘱,不招惹显眼,深居简出,意志坚定。如今女性与男性会面,不会感到少廉寡耻,甚至还会主动表现自己。“他们只是流连于小休、小兵卫等小丫鬟的裙裾、长衫”,然而,就像紫式部感慨的这样,通过包装吸引到的情感,就只能浮于表面。
佛说,一念三千,一切都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笔者这种感想,也许就是前世宿命决定的。
#原创随笔#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