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42256_0.shtml中国小康网讯据杭州气象台,今早杭州零下5.8℃,刷新了近20年12月气温的最低值。今早#西湖多处结冰#,断桥边、白堤、孤山的荷塘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快报记者到西湖边转了圈,拍了组西湖结冰的图,“冰看上去蛮厚的,有些冰块约2到3厘米厚!”杭州周大伯表示,好多年没见西湖这么冻过了。引发网友热议。相关新闻视频截图杭州自古以来,就是适合休闲畅游的“结庐人境”。马远、夏圭与陈清波等人,对杭州的长期“宅守”,亦如同对意中人的长相厮守,而有着大境界的杭州,这一直在那里,守候着走出历史烟尘、现在正在启程,抑或从未来回眸一笑的过客。“马一角”父子消夏南宋时,我国有个著名画家,名叫马远。他是位德高望重的宫廷画师、位列“南宋四家”,却得了个混不吝的绰号——“马一角”。原来。“马院士”画画擅长用“边角景构”,特点就是,画面简练干净,主体形象少,留白面积大,多用“计白当黑”手法,边遥相呼应,对角线保持平衡,用很少的景物来烘托意境。马远虽然名字里带“远”,可是几乎一辈子住在南宋首都临安城——杭州。他还有个著名的儿子:马麟。当然不是《水浒传》里的铁笛仙马麟,小马子承父业,也是画家。因为发扬了父亲的“一角”风格,所以留下了一幅描绘杭州西湖的传世名画——《荷香清夏图》。《荷香清夏图》/马麟(公元13世纪)你看那湖心升腾起雾气,远山隐若现,与对角的垂柳形成呼应,而画面的主体——扁舟,只占一小部分,而湖水则是大片留白,读者都能想象到波光粼粼的湖面。不多说,美滋滋!“夏半边”拖泥带水“马一角”名字就够怪了,当时的临安城还有一位与马远齐名的画家,也供职于皇家画院,绰号“夏半边”。他就是同为“南宋四家”的夏圭。宅在杭州的“夏院士”,同样爱在西湖边写生。为了表现“烟水笼月”之境,秃他便用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和“马一角”异曲同工的是,夏圭的构图往往裁取画面半边,把焦点集中在近景,远景疏淡,显得画面空旷高远,故人称“夏半边”。《西湖柳艇图》/夏圭(约公元13世纪)夏圭给西湖画了《山水十二景图》,存世仅余四境,但足以表现西子般的湖水风姿绰约之貌。别看画面乍一看”头重脚轻,可那点睛的空旷留白却穿越了时空,连通了古今,小艇仿佛跃跃欲出呢!“扇子扇子告诉我……”我国有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那就是画扇。小小的团扇,在方寸之间吐纳着天地,让执扇美人的扶摇微步更显袅娜。流传于南宋的杭州山水画,有相当一部分是扇面画。所以这时倘若有位少女对着画扇轻启朱唇:“扇子扇子告诉我,这个世界谁最美丽?”画扇十有八九会回答“杭州”。而杭州山水扇画的佼佼者,便是“马一角”和“夏半边”的同事——陈清波。之所以没加双引号,是因为“陈院士”本名就叫陈清波。别看他手里只有小小的扇子,可是此人最擅长画西湖全景图。南宋时的“西湖十景”和如今的不同,我们可以从陈清波的扇面画中,推测出个年代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等景点的的具体方位。《湖山春晓图》/陈清波(约公元13世纪)比如这幅《湖山春晓图》中的“苏堤春晓”,描绘的是苏公堤锁澜桥一带的风景,当我们好奇地睁大眼睛,想要一探“楼里深锁幽怨的谁”时,是否像画中左下角的过客一样,引颈驻足,久久留连呢?画境、人境与心境今天我们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古代杭州山水画,以飨读者。我们徜徉在的画境之中,感受到杭州的美能穿越时空,也有一群历史上可爱的人儿忠实地记录着,是伟大的艺术家对艺术的忠实,更是发现美的眼睛对美的忠实。所以,杭州自古以来,就是适合休闲畅游的“结庐人境”。马远、夏圭与陈清波等人,对杭州的长期“宅守”,亦如同对意中人的长相厮守,而有着大境界的杭州,这一直在那里,守候着走出历史烟尘、现在正在启程,抑或从未来回眸一笑的过客。(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