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方小江南水城广府旅游,最不容错过的景点当推甘露寺莫属。邯郸广府甘露寺位于古城东门外,庄严的山门正中上书甘露寺三个鎏金大字。联书:法雨遍布声振四海迷茫泉,甘露门开广纳天下有缘人。甘露寺作为佛门宝刹,对游客免费开放,正像山门联语说的那样广纳天下有缘人。进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正殿是天王殿。殿前广场石条铺地,干净整洁,是名副其实的精神和现实中的佛门净土。整座禅院以主殿为中轴线,自山门处坐北朝南依次排开。第二座主殿为大雄宝殿。大殿建筑颇具元代风格。据景区介绍,广府甘露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隋炀帝长公主、中国女相观音的出家地和首处道场。建寺之初,取名百草寺。到唐代是佛教鼎盛,进行了重新修建,改名甘露寺。明代又进行重修,更名莲花庵,后又改回原名甘露寺。民国时期毁于战乱,上世纪八十年代党的宗教政策落实后,应广大信众心愿,宋福如先生斥资修复甘露寺,现任住持为究成法师。中国观音菩萨原型说法不一,但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南和妙善公主。妙善公主是位于南和的兴林国妙庄王的三公主。这种女观音传说,最早可见于宋代朱弁《曲洧旧闻》。其后,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观世音菩萨传略》成为完整的传记。以此为蓝本,还陆续出现了《香山宝卷》、《南海观音全传》、《观音得道》等一大批观音故事书。至今,南和仍有“观音之乡”的美誉。至于寺庙介绍不作细究。位于最后方的大型建筑藏经阁前有座超宽的拱桥。桥下溪流潺潺,溪边垂柳依依,藏经阁拱檐下群鸟啾啾,正值春季,鸟语花香,一派祥和自然。飞鸟也喜欢这里清静无尘的环境,无忧无虑地在檐下飞舞嬉戏。中轴线几大主殿两侧分别是垂柳掩映下的溪流回廊。传说中国女相观音形象常手托净水瓶,瓶中插的便是杨柳枝。电视剧《西游记》中就有这样的造型。所以清水溪畔广植垂柳非常适合观音首处道场的历史渊源。走在廊下,循环播放的佛号清心醒脑,长廊红柱画梁,廊边流动着清澈的溪水,柳绦轻垂,松柏为伴。再外围是客堂、僧舍和偏殿,沿回廊轻松漫步,佛号在耳边萦绕,洗经伐髓,物我两忘。右侧有一块巨型观音祖莲文化景观石,上有佛字和经文。应为善信捐赠,成为甘露寺一处漂亮景观。在以红色和绿色为主色调的整座寺院中,非常显眼。在主殿两侧溪流中,金鱼悠然自得地游动,偶尔争抢游客撒下的各种鱼食。留心观察时,会发现有好几只乌龟结伴而游,不紧不慢,似闲庭信步。他们好像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隐士超然世外,憨态可掬,大智若愚,不禁让人多看几眼,甚至若有所思。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甘露寺的钟鼓楼都建在溪水中。晨钟暮鼓所在的水上钟鼓楼有小桥与岸上相连。春柳叠翠,掩映其外,池中倒映,随波逐流,在荡漾中稳立潮头。在东侧南端有处观音圣迹堂。西侧回廊与中轴主殿间有木桥相通,此处是观赏金鱼和乌龟的最佳地点。桥下清水缓缓流动,金鱼成群结队,尺余长短,花色繁多,成为一种水中流动的风景。邯郸甘露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历史悠久,环境清幽,有佛号清心醒脑,有垂柳点缀净土,有鱼龟水中嬉戏,有长廊绕水回环,主殿大气磅礴,偏殿错落有致,是一处不错的寺庙景观,是广府旅游不容错过的游览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