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池南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长白山池南区位于长白山西南麓,素有“世外桃源”美誉。年建区之初,辖区百姓基本依靠伐木、山珍采集等副业谋生,没有一户规模企业,没有一栋住宅楼,甚至没有一盏路灯。多年来,池南区党委立足辖区实际,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深度发展文化游、红色游、温泉游,长白山小众网红打卡地蝶变而生。池南区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年列为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年成为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坚持生态立区擦亮青山绿水底色池南区充分利用国务院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工程扶持资金,全面系统地完善区内水环境保护措施,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保护、修复与功能提升工程。在水源地保护方面,为提高头道松花江水质和应对突发水资源应急事件能力,及时对桦皮河水源地和秃尾巴河备用水源地进行保护,共建设围挡延长米、界标12块、宣传牌60块,实现水源地全覆盖监控,保证头道松花江水源地水质清澈稳定。在水生态修复方面,开展了辖区内漫江流域老旧小水电站拆除工程,新建鱼道米,恢复河道水动力,恢复河流生态,畅通鱼类洄游通道,对于河流生境及水生物多样性恢复具有显著作用。在水生态保护方面,通过中华秋沙鸭栖息地生态保护及湖泊恢复工程,建立了“一核双关”的总体布局,以自然生态保护区为核心,以管理休闲区和科普展示区为关卡,对池南区中华秋沙鸭栖息地进行生态保护和湖泊恢复改造。在水生态建设方面,初步实现关东水乡水系全线贯通,开挖土方20万立方米,形成河湖面积20万平方米,架设桥梁4座,建设亲水平台10个,铺设甬道4公里,栽种蒲草、芦苇、红柳、垂柳上万株,不仅减轻了漫江流域城区防洪压力,而且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上述工程的实施,池南区水生态逐步提升,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景观、休闲等亲水需求,稳定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此外,池南区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危废处置等方面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为产业项目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依托资源优势助力南部经济生态区协同发展在扎实做好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工作基础上,池南区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依托优质温泉资源,引进珠海天沐集团品牌,铺设30公里温泉管线,将碳酸氢钠温泉和高锶温泉引入城区,建设高锶温泉酒店。年3月入选吉林省首批“职工疗休养基地”。7年来,累计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依托丰富矿泉水资源,年与深圳翠林集团签约,成功引入恒大冰泉矿泉水厂;年与山东水发集团签约,开工建设劳特巴赫精酿啤酒厂。依托南部生态经济区协同发展,总投资1.2亿元集温泉民宿、渤海文化景区、温泉游泳馆、餐饮商业街为一体的天沐桦树高端温泉度假区落地临江,已于年6月开工建设,成为南部生态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项目合作样板。天沐温泉外景劳德巴赫精酿啤酒厂外景劳德巴赫精酿啤酒厂内景注重文旅融合推动产业项目转型升级年,池南区开始深度发掘长白山建州女真讷殷文化,先后投入2.6亿元复建讷殷古城,年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弥补了长白山文化不足。运营4年来,累计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走出了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第一步。讷殷古城讷殷古城年6月,池南区发现老黑河遗址。相关专家深入现场考察,将其定性为“全国最大抗战遗址群”。通过考古证实,老黑河遗址年前为抗联一路军二军密营,后沦陷为日军掠夺长白山林木资源大本营。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池南区充分发挥老黑河遗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教育功能,成功与北京工商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等13所大学签约,成为大学生红色文化培训基地。3年来,老黑河遗址已接待干部培训、游客参观13余万人次。至此,天沐温泉游、讷殷文化游、老黑河红色游“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成为池南区生态文旅“金字招牌”和强劲经济增长极,民生福祉稳步增进。今天的池南区,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白山西南边陲,熠熠生辉。池南区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通过近10年努力,迈出坚实步伐,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引领、文旅高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长白山生态局池南区分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pz/899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