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青骢马,跟唐诗之美日历饱览山川胜

从年第一本《唐诗之美日历》诞生,这本精致典雅的日历已经陪伴读者朋友们走过了四个春秋。从琴诗和鸣到山川胜迹,每一年不同作者的独到眼光和独特选择,为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唐诗之美。今年《唐诗之美日历》的作者是山东大学吕玉华副教授,她怀着怎样的心境选诗?这一百八十多首唐诗中又贯穿着怎样的线索,暗含了何种的心意呢?非常荣幸,《唐诗之美日历》(·山川胜迹)由我编选。既然主题为“山川胜迹”,自然要传达江山风物之美兼及对名胜古迹的咏叹。为了更好地呈现四季流转中的山水风景,我规划了不同的路线。选诗的时候,我想象着自己就是一个唐代读书人,骑着青骢马,漫游天下。[明]刘琰《骑马游山图》有的时候是壮游,好山好水看不足。有的时候是宦游,山一程水一程地赶路。还有的时候,是寻亲访友的闲适。当然,有时也只是无奈的漂泊。于是,这行走的路线偶有迂回,偶有重复。把诗篇一一系于行程,就会发现总有些地方去多少遍都不够。第一站,长安、洛阳。不仅因为求取功名要赴京城,还因为京城本身就是壮丽的奇观。朱雀大街绿槐掩映,车马骈阗。天津桥火树银花,踏歌狂欢。长安正对终南山,洛阳可望嵩山,一样翠色对红尘。由洛阳往南,经南阳而襄阳,烟花三月,顺长江东下,直到江南。把马儿系在垂柳荫里,棹一叶扁舟,听吴歌越吟,富春江上风烟,西子湖波潋滟。随意桥边,都有酒旗招展的村店,把“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越瓷瓯,一次又一次斟满。再上溯至潇湘,凑一下端午节的热闹。沿着浩荡长江水,看久负盛名的庐山瀑布,寻访九华山、敬亭山,学一学诗仙。舍舟登岸,策马北上,到齐鲁赵宋之地。东岳泰山矗立于平原沃野,格外巍峨。在此登楼赋诗,观览盛夏的清泉。于洙泗之地,沐夫子高风。于铜雀台、丛台,凭吊英雄。不知不觉中,又到东都洛阳,往西进发,经潼关至长安。从关中平原再入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旦穿过秦岭中陡峻的栈道,来到富饶安定的蜀地,可就乐不思故乡了。暑气消退,秋景澄明,沿长江东下,再赴江南。扬州、金陵、姑苏、杭州、宣城……秋天最宜怀古,尤其是面对六朝文物。既来到江上,肯定要重游潇湘,此时的洞庭湖蔚为大观。湖之南北,荆楚、湘楚,江水茫茫,山岭苍苍。乘船往上游进发,在三峡起伏的波涛中,看高高的白帝城映着朝霞。有猿啼,透空而来,长啸悲鸣。或许,我喜欢的侠客聂隐娘,就隐居在这样神秘的山水之间。去幕府从军,亦是文人的一种出路。辽阔的边塞,正宜北风白草。那么,跟随王维的队伍出塞吧。看他的马鞭随意一指,眼前便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在幻想中走过了如此壮美的江山,我最希望的依然是:赶赴天宝三载()的深秋,与李白、杜甫、高适一起,同登单父台。在清霜严冻里,在扑面的寒风里,痛饮狂歌: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我就按照这些路线——不包括最后这个特希望实现的幻想,选了首唐诗,依照时间、地点、路线三契合的原则,尽量选经典名篇。希望大家跟随我,在唐诗的四季流转中,饱览盛世风光,壮美山河。好了,现在,我只想知道哪里能买青骢马……*本文摘自《唐诗之美日历(·山川胜迹)》后记,标题为编辑所拟。《唐诗之美日历(·山川胜迹)》吕玉华编著简体横排48开精装-7---.00元唐诗之美日历(·山川胜迹)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57.4购买《唐诗之美日历》(·山川胜迹)围绕着山川风物、古迹名胜、人情风俗精选唐诗余首,并根据诗意搭配传世古画余幅,每一个展开页面,均有诗有画,诗意、画境浑融一体,赏心悦目,并与季节、节气、节日、物候等情境相匹配。另外配以精当评注,让读者在品诗赏画之余,领会传统经典恒久的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pz/876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