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丨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院南姝美,洺沔叙秋星。

大雪已过,冬至已至,

从今天起就算是进九了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其实早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

我们便学过这首《数九歌》。

九,为“至阳”之数,每九天为一个“九”,按次称为头九、二九、三九直至“九九”,即所谓“数九寒天”,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数过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手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他乡。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各种严酷的环境下总能保持乐观,面对凛冽的寒冬,古人还苦中作乐地发明出一种兼具美观与实用的“九九消寒图”,便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

文字版的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每字九划,按笔划每天描一笔,描完之后,正好垂柳回黄,意义双关。

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上点天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中心。点尽图中墨黑黑,便知郊外草青青。

此外,也有些九九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九朵,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每过一天就用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染上一瓣,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深。

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

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连成一句话,还能表现出人们熬冬盼春的急切心情呢。其实人们创作了很多这种词句,如:“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前春幽挟草巷重茵”、“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

庭前有垂柳

珍重待春风

一笔生一果

一点一盼头

何堪最长夜?灯半昏时,月半明时。时谢花,花九件,件举消,消寒会,会暖冬,冬至时。

听雨煮酒,闲敲云子,半盏流年,一生韶华。

日短之至,不为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惟愿陪你看蚯蚓结,糜角解,水泉动,待暖春。

正是冬至日,何不绘一幅九九消寒图,一解这冬日消寒之思?

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

文案:刘雨萌排版:李佳鹏

审核:尹雨珂

商学院商苑传媒新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ufesxygwtg

.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pz/50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